开栏语 “你上一次坐公交是什么时候?”公交,承载了一座城市的出行记忆。常州公交走过65年,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全国公交学常州”的“高光时刻”。2025年,常州公交运营线路300条,年客运量1亿人次。
随着现代交通飞速发展,公交行业正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公交之问亦是发展之困。面对行业痛点、难点,常州公交围绕智能化、精准化、场景化、产业化等领域展开改革,探索解开公交行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层矛盾。从“生存之战”到“生态重构”,常州公交努力在服务民生与市场活力间开辟出一条条“畅行线”,为城市公交改革转型贡献生动实践。
“实线代表实际客流,虚线代表公交班次。当实际客流与运力不匹配时,公交云平台通过AI算法,就会自动给出优化建议。”常州市公交集团总经理陈凌说。在公交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可以看到,今年7月晚6点后,59路的客流量明显下降,但班次却没有减少,这会导致空座率较高,浪费人力物力。接到AI给出的建议后,常州公交立即调整运力,打开8月份的趋势图,班次已与客流下降趋势保持一致。
车少了,但百公里运量提升了;线网精简了,但服务面积扩大了。这就是AI为公交降本增效带来的显著成效。常州公交率先在全省建立人工智能模型,根据AI“算出”的优化线路和运力方案,实现年减少低效里程1000余万公里,年节省运营成本2500万元。
“等了20分钟车还没来,一来就来好几辆。”……以往接到市民“吐槽”,只能通过人工调度改善情况,这种模式主要靠经验判断且响应速度滞后。在人工智能模型的精密运算下,智能调度模式可以实现自动编排发车时间和间隔,自动处置车辆晚点、接龙等异常事件,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频次,提升了运营调度效率。
陈凌介绍,之前只能了解乘客上车信息,现在通过全景OD(交通起止点)出行分析,就可以推算乘客下车信息。“我们所使用的数据都经过加密和脱敏,保护乘客隐私。掌握OD数据能更好地了解乘客出行偏好,为乘客提供精准服务。”
车身贴着“常州云公交”字样的“宝宝巴士”穿梭在邹区片区。2024年9月,常州公交推出了省内首条响应式“云公交”223路。响应式“云公交”模式基于公交数字大脑,精准分析城乡居民出行差异化需求,筛选出部分客流稀少且绕行时间长的站点,提供站点预约响应式服务。乘客可通过“常州云公交”微信小程序、线下预约一体机等方式发起用车需求。这样一来,有效解决了部分区域公交“空跑”“难等”等问题,在优化运力资源分配的同时提升城乡居民出行效率。
《以数据智能推动公交出行转型创新》项目获评2024年度常州市政府数字化转型特色工作“转型引领奖”。今年以来,还吸引了20多家国内外企业来常州参观学习。“我们分享了在公交运营系统、人工智能应用、新能源充电设施等领域的经验做法,这些既是行业共性问题,也是重点转型方向。”陈凌说。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还将如何赋能这座城市的出行体验?据悉,常州市公交集团目前正在探索自动驾驶公交,将适时开通自动驾驶示范路线。未来,无人驾驶公交将“解锁”更复杂、更多元的生活场景。 常交轩
上一篇:谭某,被长春警方当场控制
下一篇:AI家电站上欧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