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攻占”慕尼黑车展
创始人
2025-09-09 23:54:49
0

9月8日,德国慕尼黑车展如期开幕。谁能想象,拥有百年汽车工业积淀的汽车强国在智能出行转型上竟然要靠中国科技公司维持“体面”。

车展上,除了东道主奔驰、宝马等车企发布一些新车之外,其他企业几乎没有太多新的东西。反而是中国自动驾驶公司表现得异常热闹,纷纷在欧洲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中国智驾公司“攻占”慕尼黑车展

最先公布消息的是轻舟智航。

9月8日,轻舟智航宣布携 NOA 智能辅助驾驶和 L4 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全家桶亮相车展。

车展上,轻舟智航宣布与高通 Qualcomm 达成合作,基于 Qualcomm® Snapdragon Ride™ 平台,根据欧洲及全球 OEM 客户需求,联合定制化打造全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并将于 2026 年面向欧、美、日、韩等市场启动量产交付。

至此,轻舟智航成为全球唯一与三大顶级智驾芯片公司(高通、英伟达、地平线)都有合作的自动驾驶公司,并且采用同一套技术架构跑通智能辅助驾驶。至少在生态位上占据了最佳C位。

顺势,轻舟也宣布将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负责开展产品技术研发、安全&认证&测试及运营等核心工作,同时开启欧洲本地化团队招聘。这也意味着轻舟正式进军欧洲及全球市场。

目前,轻舟自己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主动安全测试里程已超过 60 亿公里、AEB 误触发率仅为 40 万公里<1次(行业平均10~15万公里/次)。今年底,轻舟认为其百万NOA出货量已经板上钉钉。

相较于华为、地平线等国内头部玩家,轻舟在国内智驾公司的声音并不算大,这也符合其一向闷声干大事的风格。一系列动作之后,轻舟的野心也开始暴露。

行业热议的强化学习,世界模型,VLA等前沿技术层面,轻舟也在积极储备。2026 年,轻舟智航将推出基于强化学习和世界模型的 VLA 大模型。

显然,在维持智驾第一梯队的路上,轻舟从来都不曾掉以轻心。

紧随其后,Momenta也在欧洲市场捷报频传。

当地时间9月8日,Momenta宣布与Uber将于明年在德国慕尼黑测试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为2026年推出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服务铺平道路。

不同于行业里现有的Robotaxi 方案,Momenta复用量产车型开展 Robotaxi 业务,L2和L4采用统一的软件算法架构、统一的传感器方案,更容易规模化铺开目前,搭载 Momenta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规模已超40万辆。

而在此之前,Uber以及与中国的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百度萝卜快跑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看来外资也深谙中国车企的赛马逻辑。究竟谁能与Uber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还要看后续发展。

此外,Momenta还与法雷奥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中国以及全球市场建立全面、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开发先进的中高阶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

不同于其他几家在欧洲市场的首次着陆,Momenta在欧洲布局时间更早。此前已经与奔驰、宝马等企业在欧洲合作多年,这让它在市场趋势到来时占据更多先机。

9月9日,地平线也在车展上丢出重磅炸弹。除了将国内已经打磨成熟的征程6P芯片和HSD软硬一体方案全套打包登场之外,地平线还宣布了欧洲总部战略。

车展上,地平线宣布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目前,地平线已经与博世合作加速,基于征程6B的博世第四代多功能摄像头获海内外车企项目定点,2026年6月交付;基于征程6E/M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已获5家车企超10款车型定点,进入集中交付阶段。

此外,地平线与大陆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智驾大陆,已正式开启欧洲多地全场景路测,加速推动高阶辅助驾驶技术实现全球普惠。

不仅如此,征程6B方案获2家日本车企海外车型定点,全生命周期预计交付750万辆;支持包括大众汽车、日本最大汽车集团在内,在国内共有9家合资车企在中国的智驾落地,并达成30款车型定点合作,部分车型将于今年底开始量产。

9月9日,卓驭科技的欧洲计划也姗姗来迟。卓驭将在不伦瑞克设立德国分公司,加快本地化运营体系建设,德国分公司已启动涵盖研发、测试、商务等多职能的团队组建。

公司计划分阶段部署可扩展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覆盖L2级辅助驾驶至L3/L4级自动驾驶)。

在车展上,卓驭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动向。面向欧洲市场推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多模态交互平台及新一代感知模块(如激光雷达-摄像头融合系统)。

预计明年内,卓驭在欧洲布局的测试车辆、测试场景将覆盖德国全境,未来还将持续在欧洲加大力度投入算力及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除了这几家代表,国内活跃度比较高的,黑芝麻、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元戎启行等;软件及电子方面,思必驰、奥尼电子、车联天下、德赛西威等也都悉数登场。

中国智驾比欧洲领先三年

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此时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显得异常热闹?为什么欧洲车展主场,唱主角的却是中国车企?

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方面中国车企的智能化转型已经基本上车,每个自动驾驶公司都有已经深度绑定的客户,客户争夺已经告一段落(当然,市场还在动态变化中,这肯定不会是最终格局),而外资品牌,欧美日韩等车企智能化转型才刚刚开始。

Momenta CEO曹旭东,轻舟智航CEO于骞都提到过一个观点,中国自动驾驶比海外早2-3年左右。当国内客户瓜分殆尽,向外扩张就显得顺理成章。

另一方面,欧美用户的智能出行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2025德国IAA车展上,欧摩威发布了《欧摩威未来出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调研结果来自于YouGov组织的在线访谈。在2025年7月28日至8月5日期间,共有来自德国和中国的2,104名用户自愿接受了本次调研。所有受访者均持有有效驾驶证,并经常或偶尔开车。德国的样本按年龄、性别和地区三个维度设置;中国的样本则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配。

在被问及未来汽车最重要的技术特性时,德国驾驶者选择了内置实时交通导航系统(85%)、无缝的智能手机集成(66%)以及驾驶辅助系统(61%)。

不管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德国用户的智能化需求都超过了50%。当用户需求到来,而企业自身没有准备时,向外寻求帮助是最简单高效的方式。目前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的领头羊主要是中美两地。美国的寡头效应比较明显,L2和L4的主要玩家就是特斯拉和Waymo。如果从更宏观的国际关系角度考虑,与中国企业合作确定性会大很多。

甚至在更大的视角下看,中国已经成了欧洲车企智能化转型的唯一选择。Stellantis牵手领跑,大众牵手小鹏都是最佳例证。

当然,欧洲企业也并没有坐以待毙。比如宝马联合高通开发了Snapdragon Ride Pilot驾驶辅助系统。高通负责感知,宝马负责落地。基于Snapdragon Ride系统级芯片,该系统将在BMW iX3率先搭载。

Snapdragon Ride平台既支持具备成本效益的单摄像头主动安全系统,也可扩展至多摄像头、多雷达的L2级及以上高速和城市驾驶辅助功能。该系统已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完成验证,计划在2026年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在功能亮点上,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支持眼神超车和变道。驾驶员只需要盯着后视镜一段时间系统会自动完成相关动作。虽然功能先进程度并不如中国车企,但以欧洲车企追求稳定可靠的风格来看,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百年汽车工业史上,中国企业第一次当上领航员。顺便再啰嗦一句,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在全球市场取得的优势会反过来影响国内智驾市场的格局。这是一个确定性答案。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校2025-... 近日,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在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全体教职工...
纳指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资产大涨... 北京时间9月11日晚,美股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向上触及22000点,再创历史新高,最新报21992.57...
教师节收到学生硬核礼物,打开一...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教师节收到的礼物往往是鲜花、贺卡、精美的小饰品等充满温馨与浪漫氛围的物件。然而,...
快充充电桩的接口标准是否统一?... 快充充电桩接口标准在全球尚未完全统一,但在各地区和国家有各自的主流标准。 中国:自 2017 年起,...
全新智己LS6正式登场!27分... 全新一代智己LS6正式登场,以增程与纯电双动力布局推出9款配置车型,上市权益价覆盖19.79万至26...
10万级纯电对决!全新MG4对... 随着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十万元级别的纯电动市场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然而,“风浪越大鱼越贵”,竞争愈发...
充电5分钟,能跑500公里?固... 你知道吗?以前咱们手机能“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现在这技术要轮到电动车啦!电动车要能“充电5分钟...
新一代智己LS6正式登场,增程... 9月10日,智己汽车旗下新一代LS6车型正式登陆市场,共推出9款配置版本,涵盖纯电动与增程式混合动力...
极狐T1挑战500米颠簸路测,...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选择一款合适的纯电车意味着要在安全性、健康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极狐T1凭借其全...
续航达成率150%,极狐T1解... 在纯电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挑选一款既满足续航需求,又兼顾健康、安全与空间的车型,成为许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