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慕尼黑车展于9月8日正式开幕。本届车展上,中国参展企业数量显著增加,达到116家,相比2023年的70余家有了大幅提升,占海外参展商总数的三分之一。显示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不断增强。
回顾十二年前,长安汽车曾是唯一参展的中国整车厂商。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中国整车企业达到14家,占参展整车企业的50%。长安汽车首次以“新央企”身份参展,携阿维塔、深蓝、启源等子品牌集体亮相。其他中国品牌也带来了超过40款新车型,包括零跑全球首发的Lafa5纯电轿车、小鹏全新P7、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以及阿维塔的情感智能概念车AVATR VISION XPECTRA。
在智能化技术方面,中国车企展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问界展出的中东版AITO系列车型,其智慧座舱支持中文、英文、阿拉伯语三语交互,并成功接入当地数字生态。华为带来的乾崑ADS 5.0系统配合192线激光雷达,已能实现城区无保护左转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HarmonyOS 5智能座舱则支持15种欧洲语言交互。这些技术展示吸引了众多欧洲观众,德国消费者在试驾后普遍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和交互水平已经超越许多传统欧洲品牌。
空间设计领域同样见证了中国车企的创新实力。东风风行星海V9作为国内售价20万级的中大型插电混动MPV亮相慕尼黑。该车长5230mm,轴距3018mm,得房率达到85.2%。其独创的第三排4/6下沉式座椅可完全隐藏,实现7座与2座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后备箱储物空间可从593L扩展至2616L。车内设计注重实用性与舒适性,提供42处储物空间、200mm二排超宽通道以及配备通风加热按摩功能的航空座椅。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透露,2025年已有5家中国车企宣布在欧洲建厂,总投资超过200亿欧元。比亚迪匈牙利工厂正式投产,首款量产车型海豚欧洲版搭载“兆瓦闪充”技术,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小鹏汽车宣布欧洲首个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专注于欧洲法规适配和智能算法本土化开发。零跑汽车则采用“技术授权+本地化组装”的轻资产模式,通过向Stellantis集团授权技术换取其在欧洲54国的销售网络。
德国汽车业界对中国车企的表现给予高度关注。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技术官马库斯·谢费尔表示,虽然无需惧怕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但正努力在价格战中降低成本。宝马集团董事、销售主管高乐坦言,在2026年新款iX3车型上市之前,宝马正密切关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价格战。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认为,中国企业踊跃参展展现出真正的国际化,部分厂商计划在欧洲建厂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根据德国汽车管理中心的报告,目前已有五家中国企业入围全球十大最具创新力汽车集团。中国厂商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车载电子系统等核心领域表现突出。德国汽车专家斯特凡·布拉策指出,中国厂商具备强大垂直整合能力,如比亚迪不仅是整车制造商,同时掌握电池关键技术,这种一体化模式加快了研发速度和市场响应。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实现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输出”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