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我那开增程车的发小吃饭,他那吐槽我真是听乐了 —— 五年前买的时候觉得 “又能用电又能加油”,多机灵啊,结果现在想换车,一算账差点哭了!说当初以为能省不少油钱,到头来电池衰减、维修花钱,连二手车都卖不上价,反而不如我另一个开插混的朋友划算。
我发小那车,当初标称纯电 200 公里,结果实际用起来压根不是那么回事。我上次坐他车还瞅着呢,仪表盘上纯电续航显示 140 多,他还跟我叨叨 “这还是没开空调的数,夏天再拉俩人,跑 120 都悬”。他每天通勤 60 公里,原本想三天一充,结果两天就得找充电桩。最烦的是没家用桩,下班绕去公共站,排半小时队是常事,有次遇上俩充电桩坏了,他愣是等到八点多才充上,到家连饭都凉了,跟我吐槽 “这哪是开车,是找罪受”!
更坑的是电池衰减,比他想的厉害多了。我之前特意查过,有机构测过某款热门增程车,四年跑十万公里,电池健康度就剩 75.6%,反观我邻居那特斯拉,同年的还能保持 89.3%。我发小还说,他有个开问界 M5 的朋友,上次跑高速突然跳 “电池故障”,吓得赶紧靠边,最后修电池花了四万多,那钱都快够买辆二手小车了,你说这冤不冤?
反观我那开比亚迪唐 DM-i 的朋友,天天跟我得瑟。说他那车发动机和电机能一块干活,没油的时候百公里才喝 4.34 升油,而同级别增程车高速没油了,能喝到 8 升。他一年跑两万公里,光油钱就比我发小省三千多,还跟我算 “这钱够我给媳妇买个金镯子了,多实在”!
还有二手车残值,差得更明显。我之前陪我哥去二手车市场问过,五年的秦 PLUS DM-i,人家收车的说能给到原价一半以上,可我发小那理想 ONE,人家只给三成,他当时脸都绿了,跟我说 “早知道当初选插混了,这亏吃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增程车也不是全不好。要是家里有充电桩,每天就开个五六十公里,不跑长途,那还是挺香的。比如我表姐家买的理想 L6,六座布局,后排还有屏幕,带俩孩子出门放动画片,孩子不闹,她还跟我说 “接送孩子、逛超市,用电就够了,挺方便”。
可要是没地方充电,总跑长途,那插混车就合适多了。我同事最近提了辆荣威 M7 DMH,纯电能跑 160 公里,综合能跑 2000 多公里,没油的时候百公里才 2.05 升油,还承诺不会自燃。他跟我说 “现在开着特踏实,不用担惊受怕电池出事,跑长途也不用总找充电桩”。
我现在算是看明白了,选车真不能只看眼前那点小便宜,得想长远。我发小那事儿就是教训,当初要是多问问、多算算,也不至于现在这么闹心。毕竟啊,省油只是表面,真能省钱、用得踏实,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