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
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转型的浪潮中,股权合作后的企业协同成为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近日,嵘泰公司独立董事团队 —— 行业专家王雷刚教授、财务权威顾晓春主任、法务精英汤标律师以及戚志华、陈伟一行,莅临刚完成股权收购的澳多科技开展深度交流。澳多科技综合管理中心长黄静锋总牵头对接,财务部总监童丽平及战略管理部秘书黄倪康全程协同,双方以 “实力互鉴、战略对齐”为核心,在实地考察与深度研讨中,为后续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1
实力多维呈现:从产品到产线的硬核底气
澳多科技以 “沉浸式体验” 让独立董事团队直观感受企业竞争力,从展厅到车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积累。
在一楼展厅,黄静锋总亲自结合展车和产品实物,重点讲解电动踏板、电动尾门、电动侧开门、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产品。从技术创新点到市场应用反馈,从与新能源头部车企的合作案例到外资车厂的审厂进展,他条理清晰地呈现产品矩阵的市场竞争力,更针对产品设计逻辑、技术迭代方向分享实战经验。王雷刚专家围绕产品设计理念与未来优化方向展开提问,对澳多科技贴合新能源汽车 “科技感 + 实用性” 的研发思路给予高度肯定,双方在产品创新层面形成诸多共鸣。
而在中山总部生产车间,自动化产线的高效运作成为实力的最佳佐证。黄静锋总进一步介绍产线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从零部件加工到成品组装,自动化设备精准配合,质量检测环节全程可控,尤其在电动尾门、电动踏板的生产中,展现出稳定高效的制造能力。独立董事团队近距离观察生产流程,针对自动化技术应用、成本控制细节与现场管理人员深入交流,对澳多科技的生产规范化水平与技术落地能力给予充分认可。
此外,澳多科技配套设施的参观也让团队感受到企业的软实力:明亮整洁的员工餐厅、器材齐全的健身房、便捷的淋浴间,以及户外篮球场、羽毛球场,构成员工工作之余的 “活力空间”。黄总表示,完善的后勤保障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支撑,这一 “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与嵘泰公司的企业价值观高度契合。
02
深度共识凝聚:从管理到战略的协同发力
东京会议室的研讨环节,成为双方碰撞思路、凝聚共识的核心场域。围绕 “企业运营优化” 与“长期战略布局”两大议题,双方展开针对性交流,形成多项关键共识。
在管理体系优化层面,汤标董事从法务视角提出薪酬管理优化建议,为澳多科技规避用工风险提供专业指引:明确绩效工资需结合综合因素核算,并在劳动合同与工资单中清晰约定,确保薪资结构透明规范,既保障员工知情权,也为企业构建合规用工体系。顾晓春董事则从财务角度出发,针对成本控制、供应商风险评估提出建议,强调在与车企合作中需平衡规模与利润,做好资金风险防控。
在战略布局规划层面,黄静锋总详细介绍澳多科技的发展目标:推行产销研一体化模式,优化区域生产布局,聚焦核心产品板块,同时开拓网约车与海外数字钥匙新市场,明确短期与长期业绩方向。王雷刚董事结合设计领域经验,建议在产品迭代中强化“差异化创新”,尤其在电动踏板的材料替代、电机折叠技术优化上持续发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双方还一致认为,需以 “战略学华为、战术学日企” 为方向,借鉴高端化发展理念与精细化管理模式,推进平台化研发,助力客户群体向高端化升级。
双方交流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对“合作价值” 的认知高度统一:嵘泰夏诚亮董事长的利他思想与行业经验,将为澳多科技规避发展弯路;而嵘泰公司的资源支持,将帮助澳多科技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上实现更快突破,股权合作的 “1+1>2” 效应逐步显现。
03
未来协同展望:携手深耕汽车零部件赛道
此次交流不仅是一次“实力检阅”,更是双方战略协同的 “起点仪式”。从产品实力到管理思路,从企业文化到战略方向,澳多科技与嵘泰公司展现出高度的契合性与互补性。
未来,澳多科技将在嵘泰公司的支持下,重点推进三大方向:一是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优化电动尾门、电动踏板等核心产品,研发电动侧开门等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二是深化市场布局,巩固与新能源头部车企的合作,推进与多品牌主机车厂的合作落地,拓展海外市场;三是完善管理体系,落地薪酬优化、风险防控等共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嵘泰公司也将通过资源整合、经验输出,为澳多科技注入发展动能,共同在汽车零部件赛道上深耕细作。双方坚信,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未来的协同合作将更加紧密,最终实现“携手共赢、共同成长” 的发展目标,为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