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站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第六轮康波周期的起点。”在9月21日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上,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是——光。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兴彩)“我们正站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第六轮康波周期的起点。”在9月21日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上,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是——光。
米磊在演讲中展示了一张科技革命演进图,从蒸汽机机械革命、电气化革命、集成电路信息革命,再到人工智能时代,背后的科技推手经历了“机-电-光-算”的演进。硬科技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其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
在众多硬科技赛道中,拥有光学博士背景的米磊,尤其关注光学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他认为,光子技术是半导体领域60年一遇的“换道超车”重要机遇,我国既要在电子芯片领域尽快补短板,也要尽早在光子芯片等新赛道布局发力,未来才有望实现“非对称赶超”。
在米磊看来,AI与光子技术的关系是典型的“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相结合。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传统芯片将会面临物理瓶颈,光子技术是唯一能提供超高带宽、超低功耗互联与计算的下一代解决方案。从“连接”走向“计算”,光子迎来黄金时代。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中科创星很早就明确了“光+AI”的投资布局,重点关注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及交叉科学的融合运用,积极寻找能够带来指数级增长的机会。其通过布局TPU(算力层)、光互联(通信层)、AIOS与AI agent(智能决策层),再到机器人及灵巧手(应用场景层),形成覆盖“技术底层—决策中枢—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
“早在2016年,中科创星就提出光子技术是AI的基础设施,并基于产业规律提出了‘米70定律’。”米磊进一步解释道,光子技术作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最关键、最核心、最底层的使能技术,具有“头雁”效应,未来将会占据产业成本的70%。
据了解,目前,中科创星在光电半导体领域投资了超过180家企业,涵盖光通信、光传感、光计算、光显示、光成像、光学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就包括源杰科技、曦智科技、瑞识科技等光芯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