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电动车“每天充电”和“用完再充”,哪1个会更伤害电池?看完你就懂了
创始人
2025-09-23 07:03:39
0

周末小聚,谈笑间,话题竟悄然滑向了新能源汽车。好友小周,刚提了一辆国产电动轿车,正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展示他的“新伙伴”。然而,一阵炫耀的余兴过后,一个突如其来的疑问,瞬间将大家拉回了现实:“我每天晚上回家就充电,早上起来电量总是满的。我妻子说这样会‘伤电池’,建议我等到电量差不多了再充。你们说,到底谁对?”

小周的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爆了现场一番热烈的争论。一方坚信“每日满电”是最佳实践,认为电池随时能量充沛才安心;另一方则持不同观点,认为电量消耗至20%左右再充,才是更科学的选择。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纷纷搬出道听途说、亲友经验,却谁也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定论。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非小周一人所困。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用户调查报告》,高达65%的新能源车主在电池维护方面存在认知盲区,而充电习惯更是他们最大的疑问所在。

那么,每日充电与“用完再充”之间,究竟孰优孰劣?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不妨先拨开迷雾,深入了解一下电池的“内在乾坤”。

时下电动车市场,主流动力电池当属锂离子电池。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搭载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合计占比已超过95%。虽然化学配方略有差异,但这两种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却殊途同归。

电池的“健康寿命”主要受两大因素制约:一是循环次数,即电池完成一次完整充放电的次数;二是日历寿命,即电池随时间自然衰减的程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2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现代电动汽车锂电池的理论循环寿命普遍在1000至2000次之间,而其日历寿命则可达8至12年。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便能更清晰地审视不同充电习惯对电池的潜在影响。

先说每日充电。这种方式的显著优点是,电池时刻保持较高电量,从而大大减少了深度放电的次数。深度放电,顾名思义,是将电池电量耗尽至极低水平再进行充电,这无疑会给电池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宁德时代的研究数据揭示,将电池电量频繁低于10%以下,会显著加速电池老化进程,每一次低于10%的深度放电,其损耗相当于增加了1.5次普通的充放电循环。

然而,每日充电并非全无弊端。长期将电池维持在100%或接近满电的状态,会加剧电池内部的应力,加速电极材料的退化。上海交通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2024年的测试结果显示,电池荷电状态(SOC)长期保持在95%以上,其容量衰减速度比维持在50?0%区间要快约1.4倍。

再来看用完再充。此种习惯的好处在于,避免了电池长期处于高电量存储状态带来的压力。但其潜在的风险在于,容易导致电池深度放电。若电量经常下降至20%以下,同样会对电池造成不小的损害。

那么,综合权衡之下,哪种充电方式才是真正科学的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25年发布的《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管理指南》指出,电池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将其电量保持在20?0%的范围内。这个被称为“黄金区间”的能量密度区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池的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意味着,无论是每天将电池充至100%,还是等到电量所剩无几再充,都非最佳选择。最科学的充电策略应是:

日常使用时,尽量将电池电量维持在20?0%之间。

避免频繁使用快充(尤其是在电池温度较高的情况下)。

避免电池长时间处于极高或极低的电量状态。

当然,理论归理论,现实操作中我们往往难以精确地将电量控制在20?0%的“黄金区间”。那么,在“每日充电”和“用完再充”之间,如何取舍呢?

答案是: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您的日常通勤距离较短,每天消耗的电量不多(例如仅消耗20?0%),那么无需每天充电。不妨等到电量降至30?0%左右再充,这样既能避免深度放电,又能防止电池长期处于满电状态。

反之,如果您的通勤距离较长,日均电量消耗较大(例如消耗50?0%),那么每日充电则更为合适。但此时,可以考虑设置充电上限,将电量充至80?0%,而非100%。如今,许多电动车都支持设定充电上限的功能,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善加利用的实用配置。

以小周为例,他的日常通勤距离仅30公里左右,每日消耗电量约20%。根据上述分析,他其实完全不必每天充电。可以改为两三天充一次电,并将电量控制在30?0%之间,这样对电池的健康会更有益。

除了充电习惯,还有其他因素同样会对电池寿命产生显著影响:

温度:锂电池对极端温度极为敏感,高温和低温都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技术研究院的测试显示,电池在45℃以上环境中使用,其容量衰减速度比在25℃环境下快2-3倍。冬季的低温虽然对电池寿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会显著降低续航里程。

充电速度:快充固然便捷,但其产生的高温会加速电池老化。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2025年的数据显示,长期使用超过2C率(即30分钟内充满)的快充,会导致电池寿命平均缩短15?0%。

存储状态:若需长期停放电动车(超过一个月),最好将电量控制在40?0%之间。切忌完全放电或满电状态下长期存放。

基于科学依据,我们总结出几条实用的电池维护建议:

日常充电建议:

使用家用充电桩时,可设置充电上限为80?0%。

尽量避免电量低于20%再充电。

不必每日充电,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电量降至30?0%时再充。

长途出行建议:

出行前可将电量充至95?00%。

途中休息时,适度补充电量,避免电量过低。

抵达目的地后,如非必要,可将电量充至80%左右即可。

季节性建议:

夏季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停车,选择阴凉处或地下车库。

夏季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快充。

冬季可适当提高充电上限,因低温会降低实际可用容量。

特殊情况建议:

车辆长期停用(超过一个月)时,将电量调整至50%左右。

新车建议完成3-5次完整的充放电循环,以帮助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校准。

当电池容量明显下降后(通常在3-4年后),可适当调整充电习惯,避免频繁充放电。

以我个人经验为例,家中的电动车已使用3年,电池健康度仍保持在92%以上。我的充电习惯是:平时充电只充至85%,电量降至30%左右再充,尽量使用家用慢充,极少光顾公共快充站。只有在长途出行前一晚,才会充至100%。

当然,随着电池技术的日新月异,新一代电池的耐用性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电池产业联盟发布的《2025年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最新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已能更精确地控制充放电过程,有效减缓不当使用对电池造成的损害。许多2025年推出的新车型,都已搭载更为智能化的BMS,能够自动优化充电流程,减轻用户的维护负担。

我的另一位朋友,购买了最新款的国产电动车,他告诉我,车子的智能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规划行程,自动调整充电策略。例如,系统检测到他每天通勤仅消耗20%电量,便会自动将充电上限设定为80%;如果导航设定了长途行程,系统则会提前建议充满电。这类智能充电策略,正逐渐成为高端电动车的标配。

回到最初的问题:是每日充电好,还是用完再充好?现在,我们可以给出更科学的答案了:两者都不是最优解。最佳方式是保持电量在20?0%之间,并根据实际用车情况灵活调整充电频率。

不过,也无需过度焦虑。现代电动车的电池设计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日常使用的各种场景,即使不是最理想的充电方式,只要避免极端使用(如频繁深度放电或长期满电存放),电池寿命并不会受到严重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的主流电动车型,其电池保修期普遍已达到8年或12万公里,远超大多数车主的实际持有周期。

充电习惯固然重要,但更应牢记:电动车是用来驾驶的,而非用来“焦虑”的。适度关注电池健康,但切勿让它干扰正常的用车体验。毕竟,技术进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便利,而非徒增烦恼。

最后,我们同样翘首以待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5年发布的报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兴技术正加速商业化进程,未来电动车的“充电焦虑”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届时,无论是每日充电还是用完再充,或许都将不再是我们必须纠结的问题。

关于电动车充电,您有何独到习惯或宝贵经验?欢迎在评论区踊跃分享,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使用与呵护我们的电动座驾。

---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及相关数据、理论考证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或个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作者赞同文中所述的法律法规、规则、观点、行为,亦不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对因参考本文而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具体信息请以官方通告为准。"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葡超专家:本菲卡VS里奥阿维 一、联赛整体格局与两队定位 在葡超联赛的版图中,本菲卡始终是极具竞争力的传统豪门,长期处于争冠第一梯...
《繁花》剧组:程某某偷录私人对... 今日(9月23日),电视剧《繁花》剧组发布声明:近日,电视剧《繁花》剧本创作相关话题引发讨论,为澄清...
《芬芳喜事》的播出告诉观众:搞... 近几年,国产部分影视剧因为超高的品质,拍续集的班底不在少数,不少续集口碑甚至能超越第一部。比如《庆余...
46岁女教师被辞退赔偿7w,直... 四十六年的岁月,十九年的教坛耕耘,刘雪梅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以这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被强行按下暂停键...
美媒震惊:电磁弹射给福建舰带来... 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经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的消息持续刷屏,...
夏季高考还有6663个!山东2... 9月21日下午,山东省招生考试院公布2025年山东高职(专科)注册入学招生计划。记者统计发现,夏季高...
摸鱼赶鸭嗨翻天!武汉丰收节趣味... 2025年9月23日农历秋分时节,武汉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空港湿地花田热闹开场。农...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打造“专业支...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要求,结合自身特色,打...
武隆喀斯特队勇夺中国国际山地户...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秋日,2025年9月23日,第20届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在重庆市武隆区圆满落幕...
水质检验员报考流程?怎么报考?... 水质检验员是负责对水体进行采样、检测和分析的专业人员。他们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评估水的物理、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