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蔚来在杭州举办了首次秋季 NIO Day。全新ES8正式上市,第三次登场的ET9发布地平线特别版,而贯穿始终的主题,只有两个字——「生长」。
用户在生长,组织也在生长。站在今年的NIO Day主舞台上,李斌说,“2025年是一个拐点,是用户从纯电技术带来的体验收益,大于因为加电不便带来体验损失的拐点。”而从发布会流程,到被反复提及的高频感知体验、长寿命电池、基本经营单元、干净发布会,再到ES8和L90这两款大三排产品的超预期反馈,人们隐约意识到,这不仅是某款产品的转折点,也像是蔚来这家公司本身,从“过去十年的坚持”迈入“今天开始开花结果”的一个节点。
一个最明显的信号是,这是十一年来李斌在NIO day向外解释讲换电篇幅最短的一次。过去,解释换电几乎是NIO Day的保留环节,而今年发布会上,李斌几乎一语带过。而在活动前几天,蔚来官方公众号陆续发布了北京、广州、哈尔滨、西安、成都、昆明等城市车主“全程换电去NIO Day”的海报,沿着“9纵11横16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一路抵达杭州。1000多座高速换电站、8600多万次换电服务,换电模式的价值,终于不需要再辩论了。
那些曾经很重的东西,终于开始变轻。在外界看来,这是蔚来最值得放松的时刻。但在次日采访中,从李斌到秦力洪,没有一个人用上爆单、逆袭、胜利的字眼。他们不说「轻」,但所有人都听得出,他们知道这份「轻」来得有多「重」。
“蔚来还没有到开香槟庆祝的时候”
从乐道L90的热销到全新ES8的锁单超预期,蔚来正在迎来罕见的产品高潮期。但在2025年NIO Day群访中,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和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始终没有用“爆单”“逆袭”“胜利”这些字眼。相反,“冷静”“平衡”“理性”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和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
李斌一再强调2025年4万辆的排产目标,这已经是“在合作伙伴加班加点的努力下”做到的极限。他直言,“还能不能再提一点呢?我觉得非常有限……生产设备的投资是由时间、时长的,不是我们想加就立刻能加的。”产能之外,还有换电站周转电池的矛盾。李斌表示,今年的压力确实比较大。
面对外界对销量的关心,李斌始终保持警惕。他在群访中解释,蔚来不公布锁单数据,是因为“现在都按照大家公布的订单数、大订数,好像1个亿了”,“我们肯定没有参与这个通货膨胀……容易给自己挖坑”。他只是简单说了一句:“锁单情况不错,也可以说比我们自己预期的要好一些。”
秦力洪也坦言,每次发布会后的复盘,第一个目的是“稳定团队心态”。在他看来,“有的时候可能感觉一炮没有打那么响,也不足为虑;这一场发布会瞬间的用户反馈好一点,也不足为喜。”他说发布会要当作产品来打磨,但这个“产品”,并不是靠点赞数和热搜定义成败。
长期挑战依然存在。李斌在回应欧洲战略时提到,过去的直营、自建体系消耗巨大,从去年底开始蔚来已调整为“国家合作伙伴模式”,“但落地确实需要时间”。在电池研发上,他再次强调车电寿命不一致的问题:“大家现在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其实它不是一个远期的事,是当下的事。”他提出蔚来的目标是15年不限里程、85%健康度,并警告如果不解决电池更换成本的问题,“从社会资源和用户角度来讲是无法接受的一个大的成本”。不是不值得庆祝,而是蔚来知道还没到庆祝的时刻。
高质量、最纯粹、最干净的一场发布会
走出2025 NIO DAY会场,同行的人说了一句,“这是近几年最干净的一场发布会。”没有攻击对比、也没有影射阴阳,甚至连竞品的名字都不提,这种克制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变得稀有。
“昨天的发布会非常干净,基本上没有提任何人的名字,没有做针对性的比对。”秦力洪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任何修饰语,也没有留口子。李斌紧接着给出同样的判断:“我们是乐于看到一个更加清朗的环境,现在竞争激烈了,有时候我们也被迫卷进去,但我们始终希望行业回归理性,专注技术创新和用户服务。”从表述内容到语气基调,两人不约而同。这不是配合,更像是一种已经内化在蔚来组织里的共识。
这次NIO DAY试图切断一个让整个行业焦虑又疲惫的“内卷语言”。但是,这场发布会的内容并不少。
全新ES8和ET9地平线特别版成为主角,硬核配置以外,还有一条完整的品牌线索穿插其中。《Horizon》这支片子,从“NIO”这个logo里的“一生二、二生三”起笔,落到ET9地平线特别版上。
在用户这端,权益也在同步释放,BaaS卡片钱包没有在主会场细讲,但实际作用是结合低利率政策,帮助用户降低用车成本。“购置税退坡差额补贴,我们会给大家兜底”,“等车积分红包也准备上”,这些细节没上大屏幕,但全写进了政策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没有特意强调体验闭环这类营销术语,但从一个卡片钱包到用户积分补贴,再到发布会内容排布和品牌线索呈现,这场发布会的确更像一个完整打磨过的产品。
把企业的每一步都当做一个产品来打造
发布会也是产品,这已经是蔚来内部的共识。秦力洪在群访中说得很明确:“蔚来把发布会当作一个产品来打磨。”如果把这句话往后推一步,蔚来正在做的,正是把每一个环节都当成产品,从研发、运营到管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落地上。
如今,全新ES8已经是三次迭代,也是全球第一款完成了三代迭代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对于全新ES8,李斌说它“听取了用户很多意见,也从同行那里学到了很多好的方面”,目的很明确:“要让用户能看得到高频感知的价值。”他说,前备舱的周活已经做到93%,接近后备箱的96%,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长寿命电池,从材料、电芯、电池包到运营体系,蔚来花了整套逻辑做支撑,目标是“做到15年不限里程,85%的可用健康度”。
再看产品背后的组织方式。李斌在群访中提到一个细节,“我们今年内部推基本经营单元,整个机制是希望每个项目、每个岗位、每个事情都能够清晰看到投资回报。”这不是单纯的财务压强,而是结构性调整。李斌说,“原来我们叫该花花、该省省,现在换了个顺序,心态上就不一样了。”
这种每一步当产品的方法,也体现在萤火虫身上。采访中,李斌用效率非常高来形容萤火虫的市场表现,他透露萤火虫原本的销量预期只有3000辆,甚至觉得有3000台就挺开心的了。但从市场情况来看,7月底萤火虫累计交付突破1万,月均超过3300辆,而在8月萤火虫单月交付量就达到了4346台,成为高端小车市场销量第一。李斌同时提到,“萤火虫团队只有30人,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
这背后,是蔚来把成本、渠道、团队都当模块来复用的管理模型。这种模型也体现在芯片开发上。李斌举例,和二代产品相比,算力相当但成本下降1万元,“这个1万元是很大的。”这些细节他讲得不多,但都是在讲怎么把底层能力持续做深。
作为蔚来的看家本领,换电技术也在做产品化推进,第五代换电站将于明年一季度开始部署,李斌强调可以兼容以后各种各样的电池包,由此看,蔚来换电体系不是只为了蔚来乐道萤火虫,也将目标挡在了外部品牌。
他说,“不是为了宣传做事情,而是从用户的利益,从长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去看这件事情。”这场NIO DAY,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蔚来在换电、芯片、电池、社区的长期可持续的商业思维。即使外部环境依旧复杂,但蔚来现在更像是一个把做正确的事拆解为一系列产品动作的公司。过去,外界对于蔚来无论是在体系、流程、固定资产等方面很重的评价,现在都变成了蔚来的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