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550公里蓝山,才体会到这台SUV的缺点,如今憋了一肚子话要说
说实话,以前我对国产新能源车,尤其是那些动辄三四十万的“新势力”或者“新贵”,心里是有点犯嘀咕的。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总觉得,花这个钱买国产,是不是有点“人傻钱多”?毕竟,身边的朋友开BBA的,那气场,那回头率,谁不羡慕?而开个国产新能源,会不会被当成“电动老年代步车”的升级版?面子这东西,有时候比车本身的性能还重要,你说是不是?
但最近一次长途驾驶,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朋友借了我一辆魏牌蓝山,说是长城旗下的高端新能源SUV,让我开去周边城市办点事,来回五百多公里。一开始我还有点不情不愿,心想这车名字听着就“乡土气息”浓厚,能好到哪去?可这一开,嘿,真别说,开过550公里后,这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块被低估的璞玉,优点藏得深,缺点也确实存在,憋了这么久,今天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空间与舒适:这“大块头”真不是虚胖
蓝山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停在路边,那气场,不输任何一台中大型SUV。坐进车里,更是宽敞得让人惊喜。我身高一米八,坐在后排,翘个二郎腿完全没问题,头顶离车顶还有大把空间。 这空间表现,说实话,跟理想L9比,真不落下风,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如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我觉得蓝山做得更扎实。
一路上,我和老婆孩子还有父母一起出行,五个人加一堆行李,车厢里依然显得很从容。后排的双独立座椅,加热、通风、按摩一个不少,长途坐下来,家人都说舒服。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车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开的。”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空间和舒适性,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硬指标。蓝山在这方面,可以说拿捏得死死的。
动力与操控:猛兽般的加速,却藏着“温柔”的心
别看蓝山是个“大块头”,它的动力可一点都不含糊。它搭载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一脚油门下去,那推背感,简直让人上头!在高速上,时速100公里再加速超车,动力随叫随到,完全没有那种“肉”的感觉,反而有种“小钢炮”的冲劲。
但有意思的是,这车的操控却并不激进。转向手感偏轻,开起来很轻松,特别适合城市通勤和长途驾驶。悬挂调校也是偏舒适,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车身晃动不大,滤震效果不错。 有朋友调侃说:“这车就像个壮汉,力气大得能扛鼎,但脾气却像个暖男。”这话形容蓝山,我觉得挺贴切。
隔音与静谧:高速上,它比合资车还安静?
这是我最意外的一点。以前总觉得,合资车在隔音方面做得更好,毕竟技术积累在那里。但蓝山在高速上的表现,真的让我刮目相看。时速80以上,车内交谈完全不需要提高音量,风噪和胎噪都被很好地隔绝在外。
我特意在不同路段测试过,无论是柏油路还是水泥路,蓝山0mg.maqfpyv.INfoABC,8ev.maqfpyv.INfoABC, 26n.maqfpyv.INfoABC, 3hn.maqfpyv.INfoABC, 05q.maqfpyv.INfoABC, 62f.maqfpyv.INfoABC, 11j.maqfpyv.INfoABC, 3v.vrbxufn.INfoABC, 0ty.vrbxufn.INfoABC, 0ca.vrbxufn.INfoABC, 3dd.vrbxufn.INfoABC,7zy.vrbxufn.INfoABC, 4pt.vrbxufn.INfoABC, 49f.vrbxufn.INfoABC, 73z.vrbxufn.INfoABC, 39w.vrbxufn.INfoABC, 17q.vrbxufn.INfoABC, 45c.vrbxufn.INfoABC, 的隔音表现都相当稳定。这让我想起网上很多车主的反馈,大家对蓝山的隔音普遍评价很高。 可以说,在同价位车型中,蓝山的静谧性绝对是一大亮点。毕竟,谁不想在旅途中,享受一份宁静呢?
车机与异响:美玉上的微瑕,不得不说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车也一样。蓝山最大的槽点,可能就是它的车机系统了。界面设计略显老气,操作逻辑也不够直观,反应速度嘛,只能说“还行”,但跟那些动辄“丝滑流畅”的新势力比,确实有差距。
我朋友就吐槽过,有时候语音唤醒要喊好几遍,导航切换也不够智能。这让我想起一句俗话:“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一台主打智能化的新能源车来说,车机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蓝山在这方面,确实还有提升空间。
另一个被不少车主诟病的问题,就是行驶中的异响。虽然我这次550公里的路程没有遇到,但网上确实有不少车主反映,在过颠簸路面时,车内会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 这可能是装配工艺或者材料匹配上的小问题,但对于追求完美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减分项。
网友评价:褒贬不一,但总体向好
在网上逛了一圈,关于蓝山的评价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喜欢它的人,夸它空间大、动力强、性价比高;不喜欢它的人,则吐槽车机落后、品牌力不足、有异响。
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实际开过蓝山的人,评价都比较中肯,甚至偏向正面。 他们认为,蓝山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在同价位车型中,已经是一款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了。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对于国产新能源车,我们是不是也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偏见和刻板印象?
开了550公里蓝山,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台SUV的优缺点都那么鲜明。 它有着越级的空间和舒适的驾乘体验,有着迅猛的动力和出色的隔音,但也有着不够完美的车机和潜在的异响风险。它就像一个优缺点都很明显的学生,成绩不错,但还有进步空间。
如今,国产新能源车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品质、设计都在飞速进步。我们是否还应该用十年前的眼光,去审视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 当一台国产车,能在550公里的长途驾驶中,给你带来如此多的惊喜和思考,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