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融媒 田伟 刘佳 综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加快全面市场化
《工作方案》提出,着力扩大国内消费,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其中,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这些具体措施,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增添了新动力,打开了新空间。
宜宾凯翼多款车型享受以旧换新折扣 张新 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专家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驱动我国汽车市场的增长主力,完成此次《工作方案》提出的“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的目标没有悬念。
提升供给质量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这也是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期首次双超2000万辆。按此增长势头,全年增长有望超双位数。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作方案》在着力扩大需求的同时,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并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工作举措。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已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相较发展速度,行业更需要质量和服务升级。
深化开放合作
汽车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深化开放合作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尽管全球经贸环境存在诸多风险,而且国际化发展历来都是挑战重重,但对中国车企来说,仍然必须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而不是被动等待、简单观望。因为风险从来都伴随着收益,挑战也总是蕴含着机遇。”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说。
9月13日,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首批“芜湖—武汉—宜宾”铁水联运班列的汽车零配件,通过进港铁路顺利抵达宜宾港。(据“川观新闻”)
当前,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已超越车型与技术,延伸至供应链与生产环节。一系列合作案例表明,中国已不仅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更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伙伴。
“中国汽车产业要拥抱世界、融入世界,未来国际化占比会越来越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开国认为,未来5年、10年后,国内销量有可能在2800万辆左右,但与中国汽车产业基因有关的产品在全球销售会超过4000万辆。现在是在中国造、外国卖,未来主要形态是在外国造、外国买,后者会超过在中国造、外国卖的比例。这更符合全球经济逻辑。
来源:宜人宜宾
来源:宜宾融媒综合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