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汽车行业中的循环经济研究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63页
2025年汽车行业循环经济研究报告总结
2025年3月,ESCP商学院与Eurogroup Consulting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汽车行业循环经济正面临财务可持续性不足、规模化困难等挑战,同时在电动化转型中孕育着新机遇。报告围绕行业现状、核心组件、关键挑战及解决方案展开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
汽车行业正从线性模式向循环模式转型。1886年汽油车诞生以来,行业历经 mass 生产、安全革新、混动技术等阶段,如今在监管压力、资源约束与消费者需求驱动下,迈入电动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20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近1400万辆,预计2030年占新车销量40%-55%,但欧洲在资源主权、成本竞争力上落后于亚洲,仅少量车辆材料实现回收,循环效率偏低。
四大核心组件是循环经济的关键抓手。电池占电动车成本44.7%,锂、钴等材料回收潜力大,但存在设计缺陷与技术瓶颈;动力系统80%-90%组件可再利用,能降低50%生产能耗;电子元件占比将达50%,但面临标准化缺失与回收成本高问题;塑料在车内外广泛应用,却受困于回收技术与设计缺陷。
行业面临多重约束与机遇。外部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支付意愿(54%愿为绿色产品加价)、原材料成本上涨及每年超2500万吨报废车辆废弃物。欧洲通过新规推动循环发展,要求2030年塑料回收含量达25%,2035年实现零填埋。企业层面,博世的ECU再制造、丰田的铜回收、雷诺的电池二次利用等案例成效显著。
报告提出三级行动建议。短期需强化监管协同,通过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推广循环实践;中期推进组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构建价值链合作伙伴关系;长期建立闭环系统,引入组件租赁模式,利用区块链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同时需聚焦消费者趋势、新收入流与合规三大支柱,通过“7R”框架(减少、再利用、稳健设计等)落地组件层面的循环举措。
行业成功依赖多方协作,需提升材料回收率,推动跨领域合资合作,将服务中心转型为综合回收翻新站点,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下一篇:零跑汽车第100万台整车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