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一男子在高速上边开着智能驾驶边睡觉,同时还超速了。面对交警的询问,该司机说“自己当时太困了,就打开了智能驾驶”。看到这个是不是觉得司机很心大?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带辅助驾驶的车辆是比较多的。就乘联会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里有 L2 级及以上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装车率已经冲到了 82.6%,同比涨了 66.4%。要是单看国产新能源车,这比例几乎快到 99.9%,毕竟现在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电动车,没个 “智驾” 功能都不好意思上市。算笔账更直观,截至 6 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3689 万辆,这意味着差不多 3025 万辆车都带着辅助驾驶能力,相当于每 3 辆新能源车就有 2 辆多能启动这个功能。
图片来源网络
但车多了,误会也跟着多了。像前面提到的,有人觉得有了智能驾驶后,就可以双手脱离方向盘。但实际上是 “不行”。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早就明确说了,现在市面上的 “智驾” 系统全都还在辅助驾驶阶段,根本不是自动驾驶。所谓的 L2 级组合驾驶辅助,顶多是帮着控制方向和速度,让手脚稍微歇口气,但人可当不了“甩手掌柜”。
而且法律规矩也立得明明白白。从驾驶员这边说,只要双手脱把、视线离开路面,哪怕开着辅助驾驶,也属于妨碍安全驾驶,按《道路交通安全法》得罚款还记分。要是真出了事故,不管你开没开辅助,都得担主要责任。赔医药费、修车费是小事,要是撞伤人、出了人命,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蹲监狱都有可能。之前就有有人酒后靠辅助驾驶 “代驾”,照样被算成危险驾驶罪。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车主,对车企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定。现在工信部正在搞《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的强制国标,要求车在检测到司机脱手、走神时,会报警,实在不行还得靠边停车。要是车企敢夸大宣传,比如把 L2 级说成 “自动驾驶”,轻则按广告法罚 5-10 倍广告费,重则吊销执照,要是误导消费者出了人命,责任人还可能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车企不能偷偷通过 OTA 升级改功能,所有升级都得备案,没测明白的功能绝对不能推给用户。
所以,辅助驾驶就像个 “副驾助手”,能帮你盯着点路况、稳住方向,但真遇到事儿还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