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卫星物联网星座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吉利星座一期组网完成
创始人
2025-09-25 23:27:58
0

2025年,中国卫星通信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中国正在迎来卫星密集发射期,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8月至9月,中国卫星发射累计13次。其中尤为亮眼的国产星座是吉利星座,这两个月内实现了连续三次组网发射。

9月24日,在山东日照海域,吉利星座第六轨卫星以“一箭12星”的方式成功发射,这标志着吉利星座一期组网圆满完成。缔造这一国产星座的,正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星座设计研发3年,卫星发射部署耗时4年,一朝收官,由此拉开规模商业化的大幕,迈向全球卫星物联网商用新时代。

近期,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准入,其核心意义在于推动卫星通信从“补充性技术”向“战略性基础设施”升级,并通过政策创新激活产业链全环节潜力。加之卫星互联网牌照即将发放,这为民营企业和运营商快速进入卫星通信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政策引导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比如,支持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为天空、海洋、偏远地区等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广域物联网链接服务。

而从全球航天产业趋势来看,低轨卫星成为战略必争之地。美国SpaceX的星链计划已部署超8000颗。欧洲“铱星”系统历经迭代,正从传统通信领域向卫星物联网场景延伸。

中国民营卫星力量正在崛起。

在全球商业卫星物联网星座中,吉利星座在轨数量位列第二,比肩铱星二代。吉利星座一期组网完成,使时空道宇成为继铱星二代之后,全球范围内,少数能够提供全球实时卫星物联通信覆盖的企业,用户规模有望超过铱星。除了组建星座外,时空道宇还覆盖从卫星通信芯片、模组到多型终端的全链条能力,定位清晰、服务全面,具备与国际主流商业航天企业比肩的实力。

时空道宇在轨卫星64颗

可为全球2000万用户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连同前序轨道面级部署的试验星在内,时空道宇在轨卫星数量达到64颗,编织出一张覆盖全球的卫星物联网。所有卫星在轨可靠性100%,网络可靠性近100%,已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地表任一地点实时通信覆盖。

抛开卫星数量,连续覆盖和强抗干扰能力才是低轨卫星能够提供稳定通信能力的前提。

凭借现有在轨卫星,在南北纬60°之间区域,吉利星座已可实现1至2重卫星通信实时覆盖。整个系统日通信能力突破3.4亿次,能为全球2000万用户提供稳定服务,其中包括500万高频用户与1500万中低频用户。单条通信能力1900字节,支持文字消息、语音消息、图片等业务传输类型,满足多样化物联网应用需求。

星座载荷与终端配备全栈自研的自适应抗干扰算法,抗干扰能力达50dB。信号具备极强的抗截获能力,全面保障通信信息安全。同时,其业务频率拥有出色的绕射特性与低链路损耗,使系统在复杂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优异的通信可用性与可靠性,远超国际同类系统。

在中低速数据通信服务基础上,时空道宇可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对卫星物联通信的实时性设置、优先级调配、确认机制、消息长度设置、服务频次选定等维度进行按需组合,支持根据用户需求定义多样化应用服务。比如,在应急通信领域,可设置更高的通信优先级,确保及时应急响应。在卫星车联网场景时,支持实时位置确认以及短消息收发,保障车辆的互联互通。在工程机械等行业应用卫星物联通信设备时,则适合低频低功耗模式设置,满足低成本,超低能耗,长航时服务的行业应用场景需求。

未来,待时空道宇规划的72颗卫星全面部署完成,整个星座系统将在全球覆盖区域实现3至4重实时覆盖,通信容量与服务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国商业航天面向全球商用打造的新一代卫星物联网星座,不仅迈入了全球第一梯队,也为全球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型战略性基础设施。

卫星物联网拉开商业化大幕

从“奢侈品”到“日用品”

选择卫星物联网这张新型的卫星通信网络,是时空道宇的战略选择。

比起卫星互联网这张“太空中的光纤网络”,卫星互联网具备更快落地的几大优势:

首先是建设速度更快,成本可控。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对带宽要求不高,组网规模通常数十颗卫星即可全球覆盖,投资回报周期更可控;相比之下,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往往需要动辄成千上万颗卫星的组网规模。以美国SpaceX的星链为例,目前在轨卫星已超8000颗。

其次是产业需求刚性更强。物流、能源、农业、渔业、应急等行业,迫切需要低成本、低功耗、广覆盖、高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随着物联网向全球纵深发展,传统蜂窝网络在海洋、沙漠、山区等区域覆盖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低轨卫星物联网凭借低时延、广覆盖、灵活组网的特性,成为各个行业弥补地面网络短板的重要手段。

再者是政策和生态的推动。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农业等新基建,卫星物联网与这些产业高度契合,更容易形成产业价值闭环,加速商业化落地。

最后看资费成本。卫星物联网的通信服务资费显著低于传统卫星通信,预计仅为传统卫星通信的1%,大幅降低了大众使用门槛。卫星物联网的商用大幕即将拉开,把卫星通信从“奢侈品”推向“日用品”。

图1 卫星互联网与卫星物联网的对比

构建完整商业闭环服务全球

多个规模化市场已完成商业验证测试

中国卫星通信产业之所以加速度前进,是因为来到了一个“关键转折期”——大规模组网后的商业化落地。

而出海成为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

据悉,时空道宇已与20多个海外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合作,包括阿曼、马来西亚、沙特、摩洛哥、肯尼亚、阿根廷等,推动卫星物联网服务在全球落地。

在国内,时空道宇先后与中国联通、中联重科、吉利汽车、曹操出行在内的多家行业伙伴完成商用验证测试。

落地前要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充足准备。2023年3月,时空道宇完成基于自有星座的卫星通信芯片研发及流片;随后陆续完成通信模组及多种型号卫星通信终端的研发与测试。

全球商业布局的加速背后是硬实力。2024年6月,吉利星座在中东阿曼完成首次海外商用验证测试,通信成功率达99.15%,网络可用性超99.97%。在“卫星+智能网联”“卫星+海洋渔业”“卫星+工程机械”“卫星+交通物流”等场景的商业验证测试,测试成功率均接近100%。

商业化的前提是天上有星座。吉利星座项目自2019年启动,历经7年,于2025年完成一期组网。在这期间,星座设计与研发耗时约3年,卫星发射与部署耗时约4年,实现了从立项到运营的快速闭环。

图2 吉利星座项目时间年表(2019—2025年)

从“天上的星座”到“地上的应用”,一条完整的业务闭环开始浮出水面。

时空道宇构建起了“空间段(卫星)—地面系统—应用产品”的完整业务闭环,并实现全链条自研能力。从星座系统设计验证、载荷平台自研、卫星量产、星群测运控自主管理、应用通信芯片到多型模组终端,均实现自主研发与量产,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商业闭环能力。

在卫星物联网的“下半场”赛道上,只有完成业务闭环、全球拓展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才能走上快速道,为卫星通信走入寻常百姓家、赋能千行百业铺就高速公路,才能将卫星通信从“奢侈品”推向“日用品”。

国产卫星物联网星座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打开了卫星通信的新航海之路,只有覆盖全球的运营能力,才能扬帆出海,代表中国航天力量在太空舞台上竞速。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网球盛宴!中网单日观赛人次创历... 9月27日,国家网球中心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入园人数突破4.5万人次,创造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赛事新...
受台风“博罗依”影响,广东局地... 中央气象台今日(28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继续保持台风级,今晨6时...
电脑上安装安卓系统切换,电脑上... 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的电脑上也能体验到安卓系统的乐趣呢?没错,就是那个我们手机上常用的操作系统,现在也...
受台风“博罗依”影响 华南沿海... 今天,台风“博罗依”将掠过海南南部海面,受其影响,华南沿海风雨增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安卓系统收费利好,开启智能设备... 你知道吗?最近安卓系统收费的消息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呢!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可能改变整个手机行...
风声|翟欣欣案:如何界定是“婚... 作者|陈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据媒体报道,2025年9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翟欣...
在安卓系统玩iOS账号,轻松生...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iOS系统上的那些精彩应用和游戏爱不释手,但又不想放弃安卓手机的便利?别急,今...
win10安装安卓系统双系统,... 亲爱的电脑迷们,你是否曾梦想过在你的Windows 10电脑上同时运行安卓系统呢?想象一边享受着Wi...
东湖凌波门“千帆竞发” 巨幅... 2025年9月28日清晨,武汉东湖凌波门“千帆竞发”,以一艘载着巨幅国旗的游船为首,由十余艘帆船、游...
英法德:联合国已对伊朗恢复实施... 美东时间9月27日,英国、法国和德国表示,联合国已对伊朗恢复实施制裁。 英国、法国和德国三国在一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