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风本田宣布了一场重大人事调整。
原东风猛士科技CEO曹东杰出任公司董事并被推荐担任执行副总经理一职。而原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转任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候选人。
在东风本田这类合资企业的组织架构中,执行副总经理(中方一把手)通常掌握实际运营权。虽然名义上总经理常由外方(日方)人员担任,但由于外方高管对中国市场缺乏深入了解,实际战略制定和日常运营决策多由中方执行副总经理负责。
因此,这次人事调整实际上意味着东风本田即将迎来新的“掌舵者”。
守成之责与转型之困
潘建新自2018年起担任东风本田副总经理,2023年升任执行副总经理。他的任期恰逢中国汽车市场从燃油时代彻底转向新能源时代的剧变时期,也是合资品牌从市场主导者逐渐陷入边缘化困境。
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3%一路跃升至2024年的48%,同时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61.6%暴跌至2024年的34.8%。
这个过程中,本田在华的溃败呈现加速态势。2020 年还以162.7万辆创下历史新高的,到2024年销量已跌至85.23万辆。
面对这种局面,潘建新采取了“稳油车、促混动、扩电车”的核心策略。
在他的领导下,东风本田努力保持CR-V、思域等主力燃油车型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转型期间的重要现金流。新能源领域方面,积极导入e:NS1、e:NS2纯电车型,推出“灵悉”和“烨”双电动品牌,初步构建电动化矩阵。
然而,在行业的转型期,仅仅守住经营的基本盘是不够的,尤其是其主导的新能源转型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被寄予厚望的东风本田S7,据懂车帝统计的销售数据显示,在2025年8月销量仅为64辆,今年以来累计销量仅680辆。
相比之下,同属东风体系的合资日系品牌东风日产,其今年推出的N7已在市场上取得不错成绩;广汽丰田也凭借铂智3X在合资新能源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东风本田还未能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爆款”新能源产品。2025年1-8月,东风本田累计销量仅为20.0万辆,同比下滑27.6%,反映出企业正处于严峻的转型困境。
破局者的挑战与希望
曹东杰并非空降兵,而是东风体系的老兵,更是东风本田的早期建设者之一。据公开资料显示,曹东杰在2004年东风本田创建之初就加入公司,从基层技术岗位起步,先后担任焊装科科长、品质管理部部长、采购部部长等职,在制造、品质、技术、采购等核心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曹东杰的真正亮点在于其后续经历。
2020年5月,曹东杰被东风公司委以重任,负责高端越野品牌东风猛士的打造。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成功推出了猛士917等车型。
值得关注的是,其优秀的战略调整能力。东风猛士的首款车型917在上市的两年来,市场表现并不佳,据第三方统计数据,2025年前七个月,猛士917全系车型销量仅为689台。
或许是由于917的定价过高(63.77万元-109.8万元),曹东杰果断调整战略,于2025年8月推出定价31.99-34.99万元的猛士M817。这款车全面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ADS 4智驾系统、鸿蒙座舱等,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数据显示,预售开启一小时后,猛士M817的订单突破9713台,上市5小时大定突破3700台。
可以说,曹东杰在猛士期间展现出的个人特质,包括技术背景、战略执行力和创新视野,是一个很好的能与消费者直接对话、听劝开放的品牌主理人。
当然,曹东杰的核心价值并非带来一款爆品,而是在猛士科技的经历证明了他具备传统制造管理、新能源品牌打造和市场化运作的复合能力,这无疑是东风集团选择他执掌东风本田的最重要原因。
这也预示着东风本田的改革重点将从产品层面,深入至销售模式、品牌理念和用户关系的彻底重塑,这一场体系性的革命。
这一点在东风本田最新的公司动向上得到了印证。
首先,曹东杰的任命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8月,广汽本田也完成了中方一把手换帅,由技术派出身的高洪祥接任。“南北本田”在短短一个多月内相继完成中方核心管理层换防,且全部由技术背景的高管挂帅,清晰表明了本田中国正在为电动化转型进行组织布局。
其次本田中国战略思维也得到了转变:从拿来主义到本土研发,让懂平台、懂软件、懂中国供应链的人坐到决策前排。2025年4月,本田中国宣布与中国本土企业Momenta、宁德时代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就是这一转变的明证。
在巨大的危机面前,集团没有犹豫,果断换掉核心掌舵人,这表明企业没有躺平,仍在寻求自救,这一点本身向市场传达了东风本田求变的决心,给予了投资者一定的信心。
最终,曹东杰能否成为拯救东风本田的“关键先生”,取决于他能否将猛士科技的成功经验有效融入东风本田的体系,并带领这家老牌合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电动化之路。
据市场消息,东风本田将于2026年一季度推出基于全新纯电架构的“SUV+MPV”双子星,实现800V、L3级驾驶辅助及与国内头部OS深度融合。目前,曹东杰已牵头成立“中国新能源战略室”,直接向本田技研工业(日本)总部汇报,首项任务即为2026纯电平台车型锁定本土三电及智能座舱方案。
可以说,2026年上述的全新纯电车型的市场表现,将成为检验此次换帅成效的首个重要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