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结束往返两千多公里的自驾,开着朋友的增程式 SUV,一路跟另一辆插混轿车搭伴走的。这一路充电、加油折腾下来,算是把俩车的门道摸透了 —— 真不是看参数能明白的,全是实打实的经验。
先说增程式吧,出发前我还挺乐观,满油满电能跑一千多公里呢。头两百公里纯电模式确实爽,悄无声息的。可进了高速服务区,麻烦来了。服务区充电桩就四个,全被占着,插混那哥们压根没停,直接开去加油了。我等了四十多分钟才插上枪,充到八成电又花半小时,人家早加完油喝着咖啡等我了。
你别说,增程式高速上是真费油。后来电跑完了,增程器启动发电,踩油门的时候能听见机器嗡嗡响,油耗蹭蹭往上走。同行那辆插混就不一样,高速上直接发动机直驱,据说这样能量损耗小。他说平时市区用电,高速根本不用刻意找桩,偶尔充一次就行,我这一路却总盯着导航找充电桩。
中途遇到个小插曲,有个服务区充电桩坏了俩。我当时心都凉了,这要是纯电车不得原地哭?还好增程式能加油,可加完油看着油表掉,又心疼 —— 毕竟电费比油钱便宜多了。插混那哥们就淡定,他说自己车纯电也就跑八十来公里,本来就没指望靠电跑长途,没电了就当油车开,油耗也不算高。
其实吧,增程式的电池加热还挺贴心。早上低温启动,增程器的余热直接给电池升温,充电速度没怎么受影响。但这点优势在长途补能面前真不够看。插混虽然纯电续航短,可人家对充电桩依赖度低啊,除非想省点油,不然完全不用特意规划充电。
返程的时候我学聪明了,干脆不怎么充电,全程用油。结果到家一算,油耗比朋友平时市区开高了不少。插混那哥们倒好,市区用电高速用油,来回油费比我少了小两百。现在想想,当时选增程式是不是选错了?
不过有一说一,增程式市区开是真舒服,纯电质感比插混强。可一跑长途,插混的灵活性就显出来了。不用跟人抢充电桩,不用为了充电绕路,这种踏实感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