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战略入股卓驭科技的消息持续发酵。央企巨头一汽,与一家由大疆孵化、专注智能驾驶的科技新锐牵手,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资本合作的背后,也是辅助驾驶行业的重要方向标。
从监管公示的信息可以看出,一汽获得了卓驭35.8%的股权,原大股东New Territory仍持有34.85%,双方对于卓驭科技呈现共同控股的阶段。这种共控结构,也代表了当下车企与科技公司深度绑定的新风向。它的最大价值,在于既能保障被投资主体的独立性,又能通过股东层面的资源协同,为被投企业带来更大的资源支撑。
科技公司的技术基因依旧是底色
作为大疆孵化的车载业务板块,卓驭科技的特点在于拥有完整的软硬件研发能力。不同于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手持影像等C端市场领域的聚焦,卓驭的业务聚焦于辅助驾驶、人工智能等更加B端的垂直赛道。如今,大疆仍是卓驭的重要股东,这种长期的股权与技术纽带的绑定,也确保了卓驭在算法、传感器融合以及工程化能力上在行业的领先优势。
正是基于这种技术基因,卓驭在短短几年间就快速产出了成果。率先提出“油电同智”的战略路线,把智能驾驶技术大规模应用到燃油车上。在行业普遍聚焦新能源和高端车型时,卓驭的差异化战略路线逐渐体现价值,也推动更多主流燃油车用户能够体验智能驾驶。比如在一汽-大众平台上,卓驭首次发布了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率先在燃油车产品上实现了高速领航辅助落地量产。
车企产业资源成为落地的加速器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汽第一次在智能化赛道出手。今年以来,一汽已经陆续与多家科技企业展开合作,其中包括与华为的Hi合作模式。而在与卓驭的战略合作中,一汽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通过红旗天工系列,例如天工05、天工06等多款车型验证了卓驭方案的规模化落地能力。
两大股东协同加速全球化拓展
在全球市场来看,“油电同智”也极具应用前景。因为在全球市场,燃油车仍属主流。本月初,卓驭科技在慕尼黑车展上就宣布了将在德国设立分公司,专注于本土化运营。值得一提的是,卓驭通过大众集团、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三方联合 A-SPICE CL2 审核,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该认证的德系金标供应商。特别是欧洲,仍是燃油车保有量最高的市场之一,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落地需要贴合当地法规与使用场景,这一认证背后所代表的体系能力,将极大利好卓驭的海外特别是欧洲市场的布局。
要知道,在全球车市新能源与燃油车长期并存的背景下,谁能够同时覆盖两类市场,谁就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大的成长空间。卓驭的“油电同智”战略与一汽的产品矩阵形成互补,这是典型的“双加持”。
从这一维度来看,车企的全球化影响力与卓驭的本土化运营和传播能力将形成合力,为后续的海外市场开拓创造更优质条件。也就是说,卓驭的智能驾驶方案不再只是“中国特色”,而是正在走向“全球化”。对卓驭来说,形成“科技新锐+车企巨头”的双重背书。在未来的竞争中,这种双重加持显然比单一依赖任何一方都更稳健。
总结
一汽入股卓驭不是一次单纯的资本动作,而是一次国内车企巨头与中国科技头部企业的“共同加持”。更重要的是,这一合作模式,既确保了卓驭独立性、创新力与前瞻性,同时,车企产业平台与市场资源,则为卓驭和整个辅助驾驶行业的其他参与者,提供了规模化与全球化的加速通道。
上一篇:小米汽车爆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