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赵瑛
在瑞典哥德堡的林德霍尔姆科技园旁,一座融合中国五行元素与瑞典水晶工艺的建筑群格外醒目——这里正是吉利汽车全球化战略的核心引擎“欧洲创新中心(Uni3)”。作为中国车企海外研发的典范,该中心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工程师,成为吉利安全技术与全球架构的“摇篮”,更见证了极氪9X等旗舰车型从技术蓝图到量产落地的全过程。
全球化研发网络:五大中心联动创新
通过近30年发展,吉利构建了覆盖五大洲的研发体系。其中,欧洲两大基地各司其职:德国法兰克福研发中心专注底盘调校,赋予产品“欧式操控基因”;哥德堡的瑞典研发中心(瑞研)则主攻安全技术与架构开发。这种布局让吉利既能吸收欧洲百年造车经验,又能融合中国智造的效率优势。例如,瑞研开发的CMA架构已应用于全球超400万辆车型,而最新发布的浩瀚-S架构更首创全栈900伏高压混动技术,实现9分钟快充、380公里纯电续航的突破。
极端环境锤炼顶尖安全
哥德堡的极寒气候与复杂地形成为天然试验场。瑞研工程师透露,车辆需在零下30摄氏度的冰雪路面完成ESP标定,并通过独创的“第三吸能盒”“十宫格门槛梁”等专利技术,使车身扭转刚度达41600牛·米/度。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自动驾驶“失效安全”方案:当系统故障时,车辆仍能自主行驶至维修点,这项技术已应用于L4级测试车型。
技术落地:极氪9X的“全球基因”
作为技术集大成者,极氪9X展现了全球化研发的协同效应。其搭载的兆瓦电驱系统功率超1400马力,48V主动稳定杆可在0.2秒内抬升底盘抵御侧碰,而AI数字底盘能自动识别7种地形。这些创新背后是跨国协作——瑞典团队主导安全设计,中国团队优化智能系统,德国团队调校操控性能。极氪9X预售首日订单破5万台的市场表现,印证了全球技术整合的成功。
文化融合的创新沃土
Uni3园区内,五行元素玻璃幕墙与北欧极简风格交融,这种文化共生也体现在研发中。瑞研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安德斯表示:“我们沿用沃尔沃的碰撞标准,但加入了中国团队提出的电池托底测试。”这种碰撞产生出超越单一文化视角的解决方案,例如专为混动车型开发的防撞机组块,既能保护油箱又兼顾了空间利用率。
随着极氪9X即将交付,吉利欧洲创新中心正将“全球研发,本地赋能”的模式推向新高度。正如其名“Uni3”寓意——中西合璧创造“1+1>3”的价值,这里不仅是技术高地,更成为中国车企全球化发展的鲜活样本。
新闻+
通过近30年造车实践探索与经验沉淀,吉利形成了由“五大造型中心、五大工程研发中心、五大试验区域、五大能源技术形式、五大AI智能生态圈”组成的全球化战略体系。其中,吉利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分别设立于中国杭州及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和德国法兰克福,构建起吉利汽车集团强大的全球技术研发体系,通过遍布全球的研发网络,深度融合本地化创新与全球工程资源,将最前沿的科技注入每一款车型,为全球用户带来高品质、高安全、高智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