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DM技术再传重磅消息——第五代DM技术成功入选2025年版清华大学《汽车构造—动力系统》教材,并登上封面大图。这是继2021年第四代DM技术亮相《汽车动力系统原理》封面后,比亚迪DM技术四年内第二次获此殊荣,成为高校汽车专业教学的核心参考案例,彰显出学术界对其技术开创性与领先性的高度认可。
回溯2021年,比亚迪第四代DM技术的发布堪称插混领域的一次“架构革命”。彼时,该技术突破性地提出“以电为主”的混动架构,通过给发动机做减法、取消轮系,搭配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彻底改变了传统混动系统的动力逻辑,不仅收获市场热烈反响,更凭借鲜明的技术创新性,被清华大学教材编委会选中,成为《汽车动力系统原理》封面主角。
这本汽车专业必修课教材,在内容筛选上有着严苛标准,能登上封面的技术需具备行业标杆意义,第四代DM技术的入选,已然奠定了其在插混领域的标杆地位。
技术迭代永不止步。2024年,比亚迪推出的第五代DM技术再度刷新行业天花板。该技术在核心零部件性能上全面升级,不仅将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9L,开创混动“油耗2时代”,更创新性融入AI大模型与AI能耗管理策略,实现极致能耗与极致体验的双重突破。而2025年版《汽车构造—动力系统》教材,正是看中其在技术进化与智能化应用上的代表性,将其作为封面,并纳入多个章节作为案例模板。
这本面向高校学生与汽车行业技术人员的教材,编委会在封面选择上既要求清晰呈现汽车构造,又强调技术创新性,第五代DM技术的架构示意图登上封面,恰恰印证了其在“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上的双重价值。
比亚迪DM技术四年两登清华教材封面,背后是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双重印证。从市场维度看,比亚迪凭借DM技术支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领跑,2024年1-6月国内销量超211.3万、海外销量47.2万,拿下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从技术维度,其深耕新能源技术近20年,霸榜中汽信科新能源、纯电动、混合动力三大领域专利授权量榜单;如今在学术领域,DM技术成为清华教材“常客”,更实现了市场、技术与学术的“三重霸榜”。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成就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此前,高校汽车动力系统教材多以丰田等外资品牌混动技术为案例,而比亚迪DM技术凭借“以电为主”架构、AI赋能等自主创新,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开辟插混新方向。
如今,不仅友商纷纷借鉴DM技术思路开发插混系统,清华大学将其纳入教材,更让新一代中国汽车人从校园阶段就深入学习自主创新技术——比亚迪DM技术,已然成为中国汽车人的“必修课”。
从基础教育阶段多次出现在中小学教材、高考试卷,到高校教材两度登上封面,比亚迪DM技术的“出圈”,既是企业坚持自主研发的成果,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缩影。
未来,随着第五代DM技术后续通过OTA实现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6L,比亚迪还将持续推动插混技术进化,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