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参加了iCAR V23的新品发布会,非常有意思。
新的V23,加了个“超级”的形容词,我觉得一台十几万的电车,谈不上超级,但直到我看到了最终的价格和产品力之后,觉得这一切都不简单。
12.28万的起售价,算得上合理。
我记得年初推出的V23,有一个11.98万的版本,拿出来简单对比了下,这个升级啊,简直堪称爆炸!
没错,价格上,最新上市的iCAR V23比年初上市的版本,贵了3000块钱,但是买车不能只看价格,这背后的升级可以说是由内到外的。
1、电机从100kW升级到了185kW,没错!这都不叫升级了,这叫颠覆过去的自己,谁家车改个款,电机功率的提升几乎翻倍啊。
行业中可能只有iCAR敢给了。
2、对外放电,从3.3kW升级成了6kW,这算是一种普及,出去玩可以拉得动更多的电器,其实3.3kW真的有点不够用。
带一个电磁炉,再拉个电器,基本上就到头了,但6kW的外放电基本上可以覆盖所有的户外电器。
3、安全配置全面升级,超级V23多了前后排头部气囊、防侧翻系统、猎鹰500驾驶辅助系统。
没错,超级V23更安全了,而且更智能,价格就只涨了3000块钱。
4、舒适性配置更棒!
主副驾驶化妆镜增加了照明灯,倒车镜锁车自动折叠、多了HUAWEI HiCar、多了座椅通风、接入DeepSeek、也多了方向盘前后调节。
这些升级可以确定的是,即便是12.28万的超级V23,配置也相当够用了。
V23这台车非常魔幻,甚至可以说超前。
一个是,它是纯电车,但是走的是方盒子路线,纯电方盒子市场,V23算是第一个, 而且市场认可度还挺高,连续多月的销量都超过了5000台。
要知道,10万出头的市场中,V23的环境并不好,各种各样的纯电对手,能够做出稳定5000台的销量,稳健的很。
另一个,敢于挑战市场规则。
年初上市V23,半年之后就改款,原因就是制造成本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有条件优化产品。
市场中有没有其他声音?肯定有,比如说V23背刺老用户。
现在这个市场,没有不降价增配的企业,环境如此,但是反过来想,还没买车的用户群体,算是拿到实惠了。
行业就是这个样子,不管是油车、合资、自主,还是电车、新势力,各方激战都会适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
买车,只需要认准一点,只要在你刷卡的同时,你买的车是当下、当时最好的产品就行了。
所以退一步来看,就从目前超级V23的产品力来看,一台定价12万的车,要造型有造型,要姿态也有姿态。
配置高、安全性足够、电机马力够大,7秒加速,妥妥的性能小怪兽。
说性能小怪兽有点夸张,但如果你预算准备了15万,看看超级V23S的四驱版,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335kW,加速4秒5。
没错,这是一台15万的车,更加狂躁,说它是性能小怪兽没人反驳我了吧。
其实V23还有一个很强的杀手锏,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就是它用的是,同级别最大的电池包。
还是那个我最推荐的12.28万的版本,60度的宁德时代电池包,纯电续航401km公里,日常代步使用350km没有问题。
如果你能把预算提升1万5,上13.88万的550km续航版本,这个版本就已经是完全体了。
因为它把电池包容量从60度提升到了80度,电池包容量大了20度,价格贵了一万多,这就是纯纯的成本价,没多赚一毛钱。
你想想,同级别还有哪些车会给你上80度的宁德时代电池包?几乎没有了!
如果你更多是市区使用,大电池包比什么都有用,反正市区开车,V23因为酷酷的造型无法降低风阻系数的烦恼也不存在啊。
市区开车速度慢,风阻问题可以被忽视。
市区开车,拼的就是谁的电池包更大,80度电!186kW电机、各种各样的配置拉满,造型还哇塞。
反正加了超级的V23,真的是实力很强。
我是觉得,这台新上的V23,今年的销量一定会再上一个级别,这完全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