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特斯(Lotus)迈出品牌电动化大步的代表作——Eletre,终于在国内市场完成新一轮上市。它不再只是“小众超跑”里的一抹亮色,而是试图把“跑车基因”放进一台能日常使用、能长途旅行、还能吸引豪华买家的大型电动SUV里。
官方在国内的最新上市公布显示,Eletre 在中国市场以多车型阵容进入,售价区间覆盖中高端到旗舰级——基本款进入门槛在约 54.8 万元人民币起,而顶配车型已突破 100 万元人民币,形成从“豪华·性能双轴”的完整报价梯队。这个定价逻辑表明路特斯希望同时覆盖“想要跑车感的豪华SUV买家”和“追求极致性能的少数派”。
Eletre 的外观延续路特斯近年来“未来感+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取向:车身线条张弛有度,比例偏低趴、前脸具有战斗感与现代科技感并存。它试图把超跑的侧影与豪华SUV的体量结合,远看既有跑车的精神,又有 SUV 的体量感——这是它想要的身份表达。官方对主动空气动力学与可伸缩元件做了大量运用,使得静态观感与动态效率兼得。
车头处理上,Eletre 不走传统“豪华脸谱”,而采用更简洁、科技化的灯组与格栅设计。所谓“会呼吸的格栅”并非花哨噱头,而是与整车热管理、雷达/传感器隐藏设计联动,白天夜晚、静态行驶与高速散热之间切换都有考量。视觉上车头显得很“利”,符合跑车品牌向 SUV 演进时保留的攻击性美学。
侧面线条长而流畅,车顶线条略呈溜背式,车身高度控制得相对低趴以营造运动感,但车内头部与后排空间仍力求实用。官方公布的电池与悬架布局让轴距可观,这也是保证后排乘坐与后备厢空间的关键。不同版本在轮毂、轮胎宽度与空气悬架调校上会有明显差异,选购时要注意“外观套件”往往带来舒适度/噪音/续航上的可感影响。
内饰是 Eletre 的强项之一,走极简与科技豪华并重路线:以 15.1 英寸可翻转 OLED 中控屏为视觉与功能中枢,座舱线条低调、材料用料(如 LotusWear 面料、真皮/可选碳纤细节)与音响系统共同营造出接近豪华房车的质感。相较于传统路特斯“极简轻量”哲学,Eletre 更强调舒适与场景化使用体验。官方对“折叠平放的屏幕”与触控布局较为自信,实际使用体验还要看软件逻辑与响应流畅度。
官方宣称车机为面向未来的高带宽平台,集成 OTA、语音交互与多媒体生态,同时与 KEF 联合调校音响系统(可选 15 声道或 23 声道的高功率套件)。但实际体验报告与论坛反馈显示:硬件上乘、声学调校惊艳;软件与 UX 细节(如 EQ 细分、第三方 App 支持与地图本地化)仍有迭代空间。对技术控来说,一台“极好听但需要更多细节调校”的音响或许是乐趣,也可能成为反复更新的口碑焦点。
Eletre 在量产车中加入了激光雷达(LIDAR)与多摄像头、4D 毫米波雷达等组合传感器,部分版本采用“可伸缩雷达单元”以兼顾美观与空气阻力,这使它在感知能力上相比多数同级竞品更具硬件优势。
官方把该系统作为实现更高级别辅助驾驶(如高速场景的更长视距辅助)的基础,但“感知强”不等于“完全无人驾驶”——软件、算力、法规与数据训练同样关键。简言之,Eletre 的传感器包在当前市场属于前沿级别,但实际上路能达到的自动化仍受限于软件成熟度与法规许可。
路特斯把座椅定位为“运动+舒适”并重:前排侧向支撑强、坐垫长度与承托兼顾日常长途;高配车型提供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后排空间受益于长轴距设计,膝部与头部空间对同级 SUV 来说处在可接受甚至优越的区间,但由于斜背造型,后排头部在极端情况下会有一定牺牲。储物与后备厢在同级中属于实用派,尾门与隔板设计也照顾到长途旅行的整合需求。总之,Eletre 更像“一台能跑的豪华家用车”,而不是只为两人设计的超跑。
Eletre 的电动力总成覆盖宽泛:常见的 600 级别(约 450 kW / 612 PS)双电机四驱系统搭配约 112 kWh 的电池组,官方与第三方实测的城市/综合续航区间存在差异,真实使用情境下的续航在 350–650 km 之间波动(受版本与工况影响大)。顶配 R 系列则将功率与扭矩推向更高峰值,0—100 km/h 的加速可进入 3 秒区间。
更重要的是充电效率:官方宣传可以在高功率快充条件下实现“短时间内补充大量里程”(例如“20 分钟补 400 公里”是官方论述的性能指标之一,但这个数据受充电桩功率、环境温度与电量曲线影响)。这些参数让 Eletre 在同级中既有性能标签,也有实用长途属性。
产品力分析(优点与短板)
优点(清单式但带判断):品牌跨界价值 —— 路特斯把超跑基因带进 SUV,能吸引追求驾驶乐趣与品牌情怀的买家。硬件堆料 —— 激光雷达、强力电机、超大电池与顶级 KEF 音响,这些让 Eletre 在“配置对标”上占优势。设计与细节 —— 空气动力学与可动件的集成不仅好看,也有实用意义(高速空气管理、散热等)。 多场景适配 —— 从城市到高速、从家庭用车到周末远行,Eletre 的定位是“多面手”。
短板与风险(同样要正视):价格与品牌认同 —— 路特斯作为传统跑车品牌向豪华电动市场延伸,品牌溢价是否被消费者广泛接受还有时间检验,尤其在价格触及百万时。软件与UX —— 硬件够强,但车机、ADAS 算法与地图本土化、OTA 体验是长期博弈项,早期车主可能遇到多次更新。维护与二手保值 —— 新能源高端车型的二手市场、售后网点覆盖与维修成本,是影响长期持有成本的变量,尤其路特斯在中国的经销与服务体系仍在扩展。
我把 Eletre 看作路特斯“品牌跃迁”的一次大赌注——它把技术、设计、声音与硬件都堆到了高位,目的是把路特斯从“小众跑车”变成“能被更多人看到、理解并买单”的豪华电动车品牌。这个策略有两面性:成功会让路特斯成为保时捷级别的竞争者;失败可能是因为溢价与产品同质化造成买家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