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昨晚看完雷军的演讲,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老哥是不是把整个公司当扑克牌梭哈了?
2020年的时候,小米营收都破2000亿了,雷军却说自己焦虑得睡不着觉。 为啥? 因为网上总有人说小米是“组装厂”,没啥核心技术。
哎,换我我也憋屈,明明销量不错,却总被戳脊梁骨。 结果你猜怎么着? 他们内部搞了半年的复盘,几十场会议开下来,最后拍板必须啃硬骨头,搞芯片、造车!
2017年澎湃S1芯片出来的时候,雷军还说定位中高端,结果后来悄没声儿停了。 当时团队差点散伙,只能转去做点小芯片,比如快充芯片、电池管理芯片什么的,算是留个火种。
但雷军后来复盘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自研芯片如果只做中低端,根本活不下去! 你看苹果和华为,哪个不是从最高端切入的? 所以2021年,小米一边宣布造车,一边咬牙重启大芯片研发,直接瞄准3nm工艺。
光是芯片流片一次就要2000万美元,2022年公司利润还暴跌61%,内部都有人嘀咕:这么搞会不会把公司拖垮?
雷军当时开闭门会议,直接反问高管:“现在放弃,十年后我们是会为账上多几百亿高兴,还是为永远失去芯片能力后悔? ”
结果这一杠就是四年,砸了135亿,团队扩大到2500人,今年5月玄戒O1芯片终于发布,居然跑分能跟苹果A19 Pro掰手腕。
雷军说当初立项SU7 Ultra,直接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春节刚过就把项目砍了,后来SU7有起色又重启,团队直接沸腾。
但最难的是去年SU7出事召回11万台,雷军反而砸20亿搞激光雷达方案,还搞了个“用户技术委员会”让车主参与迭代。
结果SU7系列14个月卖25万辆,YU7更夸张,18小时锁单24万台,三分钟大定20万辆!
说到新车,小米现在搞定制服务,选配超过10万块。 但之前有个碳纤维前舱盖卖4.2万,车主吐槽减重才1.3公斤。
这事儿闹得,你说官方改装到底是卖情怀还是真技术? 雷军却说这是“豪华平权”,但消费者买不买账,还得看实际价值能不能撑起价格。
手机这边,小米17系列直接跳过16,命名都硬刚iPhone17。 背屏设计能自拍、能贴二维码,甚至能变游戏机,但多一块屏意味着功耗、抗摔全是挑战。 不过最狠的是屏幕用国产发光材料,电池硅含量提到16%,这摆明了是要摆脱供应链依赖啊!
五年来小米研发投入从93亿冲到241亿,研发人员翻倍。 但你说这种干法,算不算硬核科技的唯一路径?
雷军说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55岁正是闯的年纪。 可要是赌输了,小米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悲情英雄”?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