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陪朋友去看车,差点以为进了电子产品卖场。十来万的紧凑级轿车,中控屏、仪表盘连带着副驾娱乐屏拼成长条,销售一喊 “打开导航”,三块屏同时跳转路线,吓得我朋友手里的奶茶都晃了晃。
你别说,现在的车企是真把 “内卷” 刻进 DNA 了。吉利那 CEO 不是说今年是 “最卷年” 嘛,这话放智能座舱上太贴切了。记得三年前我买第一辆车,中控就一块小屏,语音指令得喊三遍才搭理,现在倒好,二十万以内的车,没个多屏联动都不好意思开上市发布会。
上周试驾某新势力车型,那体验真是颠覆认知。我正对着中控调空调,副驾老婆突然说想看电影,话音刚落,中控屏的内容直接 “飞” 到她面前的屏幕上,导航还稳稳留在仪表盘里。销售说这叫 “四屏交互”,连抬头显示都能同步信息。可我总觉得,屏幕多了反而有点乱,上次我爸坐车,手贱点了副驾屏,差点把导航给关了。
语音交互更是成了必考题。以前喊 “你好,XX” 得字正腔圆,现在连 “开下窗户,稍微开一点就行” 这种模糊指令都能听懂。有次我故意用方言试了试,居然也识别了,当时真有点惊讶。但朋友的经历就糟心了,他买的老款车,刚开一年,厂家出新系统就不支持升级了,说是硬件跟不上,气得他在车友群骂了好几天。
其实吧,内卷对消费者不全是好事。车质网那投诉量摆在那,好多人吐槽 OTA 升级 “画大饼”,宣传时说能持续更新,买完没几次就停了。之前某品牌更过分,老车主因为车机是竖屏,新系统直接被排除在外,这不纯纯让消费者买单嘛。
我倒是觉得,屏幕再多、语音再灵,不如把基础体验做好。上次坐同事的车,多屏是挺唬人,可过个减速带屏幕就晃,语音指令偶尔还抽风,问它 “附近加油站”,居然给我导到洗车店去了。真不如我那老车,虽然就一块屏,但反应稳当,至少不会掉链子。
现在车企都在拼智能化,可很少有人提 “后续保障”。极氪之前给老车主免费换 8155 芯片,这做法就挺圈粉。要是都像某些品牌那样,技术一迭代就抛弃老用户,再好的智能配置也留不住人。
前几天在小区停车场,听见俩车主唠嗑,一个说 “我这车能连五块屏”,另一个怼 “屏多有啥用,我这语音能控制家里空调”。你看,卷来卷去,最后还是得看用户真需要啥。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新鲜劲儿一过,剩下的全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