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成功举办
创始人
2025-09-29 05:57:16
0

9月27日,由山西省能源局、国家电投集团主办,中国能源报和中国能源研究会支持的“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民,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山西省能源局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负责人,院士专家,行业企业、高校智库代表等参会。

作为“2025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论坛以“跨越周期 韧性增长”为主题,围绕大变局时代,新能源行业如何跨越周期性波动、同质化竞争、内卷加剧等周期迷雾展开深入探讨,为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会议同期发布《2025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500强报告》)《2025碳中和绿色影响力品牌》《2025双碳科技创新案例》多份行业重量级报告和成果,明晰全球新能源企业竞争格局,服务全球新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

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刘振民表示,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水电及智能电网等领域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电池技术、光伏转换效率、风电机组容量等关键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史玉波指出,我国新能源产业在装机规模、技术水平、制造能力等方面居世界前列,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具备国际竞争力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在全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作为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革命的核心抓手,我国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补充电源迈向主力电源。”

这一判断,基于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

“‘十四五’以来,我国‘风光’年均新增装机由‘十三五’的‘千万千瓦级’跃升至‘亿千瓦级’。截至今年7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到21.7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近六成,其中‘风光’累计装机16.8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6%,已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史玉波介绍。

在产业层面,中国新能源企业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根据《500强报告》,2025年全球新能源企业前10强中,中国企业占7席,且占据前4席。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更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供应链、服务当地市场,让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方案惠及世界。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秋利解读《500强报告》时指出,虽然新能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但中国新能源产业仍在增长,这得益于装机规模的扩大和后端应用市场的持续拓展。

据多家行业机构预测,到2060年,我国所需“风光”装机将达到50亿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规模仍有巨大成长空间。与会专家均表示,新能源行业发展具有内在韧性,即使面临短期波动,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这既源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引领,也离不开经营主体的积极创新。

面临成长阵痛与周期性考验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绪龙表示,随着“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量不断增长,消纳逐渐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从‘136号文’开始,到后续出台零碳园区、绿电直连等相关政策,国家为新能源指明了新方向,即由过去的政策规模驱动变为终端应用驱动,借助消纳水平提升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能源产业在经历十余年爆发式增长后,正步入全新发展阶段,其特征不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质量与效益的全面提升,这意味着行业竞争模式由此前的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竞争变为新能源之间的竞争,由此产生新的需求变化,必然也伴随着成长的阵痛。

对新能源企业而言,要在落地政策并探索新实践的过程中,直面行业痛点。

“比如,零碳园区建设必须满足园区资格、新能源资源、电网接入等多重要求,但不是所有园区都具备建设低碳园区的条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经济师杨俊表示,“这反映出新能源发展正从‘铺摊子’转向‘精耕细作’,对系统规划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更高。”

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3C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火灾事故频发,不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更可能影响公众对新能源技术的信任,进而阻碍行业发展。”孙金华说。

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产品策划负责人李绍唐指出,“内卷式”竞争导致企业市场规模越大“失血”越多。“这种‘增产不增收’的怪圈,凸显行业已从蓝海市场进入红海竞争。”

“低于边际成本的低价,会使企业陷入巨大困境。”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市场部负责人潘庆芝坦言,“这种困境不仅损害企业利益,长远看更会削弱行业创新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国际贸易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也在承压。这些挑战不仅考验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更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化布局提出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挑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和影响。“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影响研发投入;技术同质化,加剧价格竞争;国际贸易壁垒增加出海难度,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复杂的挑战格局要求新能源行业必须系统应对,而非零敲碎打。

“任何产业的成长都非坦途。”史玉波认为,“新能源行业周期性波动、同质化竞争、内卷加剧、增量不增利等挑战日益凸显,考验着每一位参与主体的智慧和韧性。”

创新协同与开放合作同步

面对错综复杂的挑战,与会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在多维度的讨论中逐渐勾勒出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路径图。

科技创新被视为穿越周期的第一动力,借此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刘振民建议。

产业协同是提升韧性的关键。史玉波指出,仅靠单一企业或环节已难以应对系统性挑战,建议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形成“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共赢”的新型竞合关系。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崔剑指出,面对行业周期波动,公司以创新和合作双轮驱动发展,共担风险、共享成果。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项目主任金秀芳表示,未来,新能源将向多维度、多场景发展,破解问题的关键是理顺电力供需两端的机制。“短期看,要完善‘市场定价+政策调节’的过渡机制、用好机制电价,确保新能源企业在参与市场的同时有合理收益。”

“长期看,要创造更多绿色电力应用场景,让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属性得到市场价格的体现。这些探索能够促进更多围绕绿电的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形成。”金秀芳补充道,“未来,随着发电端和用电端机制的明晰、行业发展水平的持续进步,行业企业的利润和收益水平也会步入正常轨道。”

史玉波建议,要加强“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积极探索新能源+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如新能源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跨界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同时,坚定不移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在标准共通、技术互助、市场联动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在全球化竞争中携手开拓新机遇、共同做大价值增量,构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共同体。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新能源的广阔前景已成行业共识。9月24日,我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其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这幅宏伟蓝图预示着,新能源产业仍有磅礴增长空间,不仅着眼规模扩张,更立足于高质量发展。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穿越周期不是要回避波动,而是在波动中提升韧性——从拼规模到拼质量,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赢,从价格内卷到价值共创,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重塑增长逻辑,这一过程虽充满挑战,却孕育着无限生机。

来源 | 中国能源报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西部大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30日晚在人民大会...
MEXC Ventures 再...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MEXC Ventures 今日在 Token2049 大会宣布对 ...
齐达内社交媒体动态引发曼联换帅... 曼彻斯特的阴云似乎不仅仅是天气原因,更是曼联球迷心中的沉重写照。在经历了一个令人失望的赛季开局后,曼...
美国9月“小非农”意外录得负值... 美国9月ADP就业人数创2023年3月来最大降幅,前值也修正至负增长。由于非农报告很可能推迟发布,“...
歼35确认上国产航发后,印度的... 印度一直希望保持对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可惜印巴空战证明优势已失,如今坏消息不断。巴基斯坦已决定采购歼...
欧洲钢铁股:欧盟提关税,安赛乐... 【10月1日欧洲钢铁股盘中走高,受欧盟关税计划影响】10月1日,欧洲钢铁股盘中上扬。安赛乐米塔尔股价...
上海五星级酒店,突然大排长龙!... 最近,剩菜盲盒的风很大,但大多数的取餐时间都在晚上八九点之后,太晚吃饭可能影响身体健康,放到第二天再...
“小非农”人数低于预期 来源:滚动播报 美国9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2万人,为2023年3月来最大降幅,低于市场预期的5万...
美议员与驻华大使闭门会:中国买... 【文/观察者网 柳白】时间一天天过去,中国还会买本季美国大豆吗?美国豆农眼巴巴盼着,而美国政客的心越...
【投融资动态】寒序科技Pre-...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9月29日公布的信息整理,寒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Pre-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