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员工一年零食吃掉5000万,算下来每人16万块,相当于天天吃450块钱的零食。
拜腾汽车用84亿投资人的血汗钱,上演了一出史上最荒诞的创业大戏,每一步都在刷新着"烧钱"的新高度。
说起拜腾的奢侈,咱得从最基本的说起。
他们北美办公室300来号人,2018年光零食就花了7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5000万。我算了一下,平均每个员工一年的零食开销将近16万
普通公司几块钱一盒的名片,拜腾一盒就得几千块。
员工的工服也不能马虎。上海第一家品牌店开业,店员穿的是从法国特意进口的定制服装。
日常消费的奢侈还算小儿科,办公室的配置才叫真正的烧钱。
拜腾最多的时候有29个副总裁。这还不算正总裁、董事长这些大佬,光副总裁就快赶上一个足球队了。
创始人团队也是星光熠熠。"宝马i8之父"毕福康当董事长,戴雷这些在豪华车企业混过的高管全都请来了。
毕福康管理层入股的时候只出了10万欧元,约合78万人民币,而且很少来中国管具体事务。
高管们还拉帮结派,内斗不断。29个副总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公司变成了权力斗争的舞台。钱没少花,事儿没少闹,就是车造不出来。
奢侈消费和办公配置都还能理解,但接下来的出行开销就完全是为了面子了。
2020年1月参加北美CES展览会,拜腾为了所谓的"品牌形象",花了30万美元把车空运过去,展完再海运回来。
同样是参加展会,其他造车新势力都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理想汽车的李想都要求员工出差坐经济舱最低折扣,住经济型酒店还得两个同性挤一间。
拜腾高管的差旅标准是按照大企业的顶级配置来的。头等舱、五星级酒店、豪华商务车接送,应有尽有
前面那些奢侈还算是具体开销,但拜腾战略层面的奢侈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拜腾一上来就搞全球化布局。南京设总部和制造基地,德国慕尼黑设设计中心,美国硅谷设北美总部。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在三个地方同时烧钱。
南京圈了1200亩地,总投资110亿,要打造"中国特斯拉"。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成了拜腾的座右铭。选供应商的时候,人家不看性价比,专挑最贵的。整车产线设备对标特斯拉,某些零部件的研发投入远超豪华车标准。
从2017年成立到2023年破产,拜腾用了整整6年时间,花光了84亿融资,最终连一辆量产车都没交付。
2020年央视点名批评拜腾"烧光84亿造不出车"的时候,很多人还觉得可能是暂时困难。谁知道这竟然是预言,2023年6月拜腾背后的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被申请破产清算。
那些投资人,腾讯、富士康、一汽集团、宁德时代,都是响当当的大企业。他们投钱是希望拜腾能造出车来,能有回报,结果钱全被用来买零食、做名片、空运展车了。
说实话,拜腾的破产一点都不意外。一个把奢侈当作企业文化的公司,一个把烧钱当作实力象征的团队,怎么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存活下来?
钱是投资人的,车是消费者要的,而拜腾既辜负了投资人的信任,也辜负了消费者的期待。84亿就这样被奢侈掉了,一分钱都没花在该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