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下大雨,邻居张哥气冲冲地拍我车门,说新车天窗漏得脚垫能养鱼,正准备找 4S 店吵一架。结果去维修厂一查,师傅瞅了两眼就笑了:“别冤枉厂家,这俩地方没保养好,再好的车也漏。”
我当时也凑过去看,师傅把天窗打开,用手扒拉了一下边缘的槽子,一堆树叶碎渣掉下来。“看见没?排水孔堵死了。” 他拿根细铁丝捅了捅天窗前面的两个小洞,瞬间流出一滩泥水,“正常雨水该从这儿顺着管子排到车轮旁边,堵了可不就往车里渗嘛。”
说实话,我以前也以为天窗漏雨就是质量差。直到去年我自己的车也出这毛病,副驾 A 柱都发霉了,修的时候才知道这里面有门道。天窗根本不是完全密封的,设计时就留了排水槽,就像家里的窗台水槽似的,得常清理。
张哥这情况还算轻的,师傅说上周有个车主更夸张,排水孔堵太久把管子泡裂了,水顺着线束流到中控,修完花了小一千。“好多人买车几年都没碰过天窗排水孔,停在树下的话,树叶、灰尘攒半年就堵死。” 师傅边说边拿矿泉水往槽里倒,前轮后面立马流出水来,“你看,这么简单的事儿,定期弄一下能省大麻烦。”
除了排水孔,另一个坑就是密封胶条。师傅捏了捏张哥车的胶条,硬邦邦的都发脆了。“这玩意儿怕晒怕冻,尤其夏天暴晒完,老化得特别快。” 他指了指旁边一辆旧车,胶条都裂了缝,“有的车主冬天天窗冻住了还硬掰,一下就把胶条弄变形,不漏才怪。”
我记得去年修完车,师傅特意嘱咐我每隔俩月就给胶条擦点保护剂。刚开始我还嫌麻烦,后来发现还真管用,现在胶条摸起来还是软乎乎的。不过上次我用高压水枪直接冲天窗边缘,差点把胶条冲变形,还好及时停了,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张哥听着就挠头:“保养手册上没写这些啊。” 师傅乐了:“说明书哪能写这么细?这都是经验活儿。” 他给张哥换了副新胶条,也就几百块,又教我们用玩具水枪冲排水孔,说压力刚好还不会弄坏管子。
其实吧,天窗漏雨真不算啥大毛病,绝大多数都是保养不到位闹的。以前我总觉得车企该把这些细节做到位,现在才明白,再好的设计也经不住不管不顾。就像家里的水龙头,天天用也得清理滤网不是?
修完车出来,张哥尴尬地笑了,说差点冤枉了厂家。这事儿也给我提了醒,昨天赶紧把自己的天窗清理了一遍,掏出不少小石子。你说这事儿怪不怪?好多车主花大价钱买配置,却连最基本的保养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