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剑勇
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后,将人工智能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行业也随之进入AI大模型时代。
英伟达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最大赢家,营收、净利润、市值等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更是全球企业史上首个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主要得益于科技巨头们为了提升AI大模型竞争力,竞相抢购英伟达的高性能芯片。
图片来自云天励飞公众号
整体来说,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AI算力需求呈现迅猛的增长格局。不仅英伟达,国内的寒武纪、商汤、云天励飞等公司同样受益于AI算力需求,从而一改过去低迷不振的局面,寒武纪更是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云天励飞而言,面对大模型对AI算力的需求,从底层的算法、芯片到场景业务,由此成功捕获了AI算力红利,业绩也呈现高增长态势。2024年营收增长81%的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再创6.46亿元营收、同比暴增123%的业绩。
背后核心驱动来自算力基建突破,斩获了一份15亿元的AI算力大单,向德元方惠提供算力总规模约4000PFLOPS的AI训练及推理算力服务,并已经开始实现回款并持续按照服务进度正常收款,对业绩具有积极影响。
其次,C端消费场景突破,AI拍学机出货超7万台,AI毛绒玩具即将上市,消费级业务贡献2.98亿元营收。云天励飞积极布局C端智能硬件,寻求业绩第二增长曲线。自2024年正式启动消费级业务战略后,并投入研发拍学机与AI毛绒玩具两款AI硬件产品。
AI拍学机融合多模态识别技术,实现“拍摄-识别-科普”闭环,针对儿童群体提供场景化知识交互,自发布以来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实现热销,截至目前,全渠道累计出货突破7万台。咔博士AI毛绒玩具(一款数码赋能儿童陪伴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推出。
与此同时,云天励飞和闪极科技于2024年联合推出闪极AI眼镜,搭载了云天励飞自研大模型“云天天书”,可为其AI记忆系统提供强大技术基础。未来,将持续利用IFMind大模型推理能力,改进消费电子产品与AI耳机、AI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作为AI赋能产品。
大模型仍然处于爆发阶段。随着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正在加速赋能产业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伴随大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全球推理算力需求进入爆发期,国产自主可控AI推理算力将随之迎来巨大市场机遇。
行业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基于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AI推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作为中国最早聚焦AI推理芯片的企业之一,云天励飞已深耕11年,是全球第一批提出NPU驱动的AI推理芯片概念并商业化落地的公司。
云天励飞专注于AI推理芯片的研发及商业化,基于“算法芯片化”核心能力底座,形成了包括NPU产品Nova系列、AI推理芯片DeepEye系列和DeepEdge系列、及大模型IFMind在内的AI推理相关产品及服务,实现在企业级、消费级、行业级三大类场景的应用,上半年营收分别为2.69亿元、2.98亿元、7,570.41万元。
业绩说明会上,云天励飞引述灼识报告指出,公司是排名前三的行业领先全场景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在NPU驱动的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中排名中国前二。
最后,生成式AI时代,各行各业正在快速融合大模型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市场逐步释放,正在开启一个增长新时代。
尤其年初DeepSeek的到来,低廉的成本及开源与卓越的性能,各界纷纷对其进行适配,让更多企业通过低成本部署AI应用,使得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速落地,在千行百业得到应用,并带动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浪潮信息和IDC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2,781.9EFLOPS,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46.2%。
智能算力规模爆发式增长,对AI产业链的公司业绩带来积极影响。而云天励飞正深度受益于这一技术红利,业绩以成倍的速度增长。随着算力需求进一步释放,有望继续受益算力需求增长从而对业绩带来积极影响,从而驱动业绩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人工智能、AI大模型、物联网、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