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工作室-魏然
陪伴你的第4481天
险企从建网、技术、分流等五方面应对丰田 “一城一店” 垄断
来源 | 粉丝投稿
推荐 | A6工作室
丰田在华渠道整合动作近期引发关注——正式启动“一城一店”模式,核心是单一城市仅保留一家丰田合资品牌4S店,该门店可同步销售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全系车型。从本月起,这一“单城单店”模式已在约10个城市试点,官方口径称此举是为“提升服务效率、践行环保理念”。
表面看是渠道优化,实则是丰田应对市场剧变的生存策略:一边是新能源车企直营模式冲击传统经销体系,一边是双品牌各自为战导致服务网络断层,再加上网点冗余推高运营成本,利润压力持续加大。即便2023年前8月丰田在华销量逆势增长18.5%(一汽丰田51.59万辆,同比+11%;广汽丰田46.66万辆,同比+4.73%),但亚洲市场(除日本)营业利润仍下滑12%,“以价换量”难掩盈利困境,渠道整合成了必然选择。
网友普遍看好这一模式,认为“合并门店省事,一站式买车方便,还能享更好服务”。但作为深耕保险理赔多年的从业者,站在车险视角看,丰田这招“以退为进”,虽实现了内部效率最优,却可能在外部形成“区域垄断”——这对保险公司而言,绝非好事。
回溯2005年我刚做车险查勘时,最头疼的就是接奔宝奥4S店的定损单。原因很简单:这类高端品牌在当时的城市里多是“一城一店”格局,定损沟通时4S店始终占据强势地位。对方会坚决拒绝保险公司的配件折扣要求,只要我们稍作坚持,售后接待就直接转头对车主说:“你投保的公司给价太低,我们修不了,建议你换地方。”这一招下来,保险公司毫无招架之力——只要车主坚持在这家店修,我们只能乖乖让步。
这种被动局面的打破,恰恰是因为后来城市里开了第二家同品牌4S店。一家拒绝沟通,我们就做车主工作,引导车辆去另一家维修;有了竞争,4S店的维修价格才慢慢回归合理水平。
再看现在的市场,不少新能源品牌也在吃“垄断红利”:靠“区域独家授权”“技术封闭”“维修渠道管控”,牢牢攥住事故车维修的议价权。而这种竞争不充分,正是当前新能源车险赔付率远高于传统燃油车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丰田此次“一城一店”虽尚处试点阶段,但对车险行业的影响已初现端倪。一旦这种区域垄断模式铺开,未来车险定损的议价空间可能再次被压缩,维修成本或进一步抬升。对保险公司来说,现在就得提前布局应对——毕竟,等模式全面落地再想办法,恐怕就晚了。
结合保险公司现有资源,A6工作室建议保险公司可以着手采取如下动作:
一、用好替代维修网络:打破4S店渠道垄断
扶持“专修”“综修”网络建设
借鉴人保财险“中保智修”模式,在丰田试点城市优先扶持涵盖丰田全系车型的丰田专修型维修店,配备原厂配件供应体系与认证技师团队,维修价格较4S店降低20%-30%。同时联合途虎养车等连锁平台共建合作维修网络,2024年平安产险与途虎的合作已实现维修网点覆盖率提升40%,可直接复用该模式快速补齐网络短板。
锁定配件供应链主动权
通过邦邦汽服等产业平台批量采购丰田原厂配件与同质配件,依托其“最大事故车配件供应链平台”优势,将配件采购成本压缩15%以上,从源头削弱4S店“配件垄断”筹码。
二、数据赋能定损议价:掌握价格话语权
趁现在丰田维修价格体系还对保险公司公开,在车险核心系统沉淀全国统一的丰田维修工时标准库,实时追踪试点城市4S店报价与合作厂报价差异,一旦4S店报价超出合理区间20%,说明当地丰田店已经开始“吃垄断红利”,自动触发替代维修方案推送。
三、核心还是抓住客户:引导维修分流
增值服务绑定非4S店维修
推出“维修优选计划”:选择合作维修厂的丰田车主可享“配件质保延长1年+上门取送车+定损后24小时维修”三重服务,某财险公司类似服务已使新能源车主非4S店维修占比提升至35%。对坚持4S店维修的车主,明确告知“溢价部分需自行承担10%-15%”,通过成本杠杆引导分流。
透明化维修过程管理
采用“全流程可视化车间”技术,车主通过APP可实时查看维修进度、配件溯源信息,解决“4S店以‘原厂配件’为噱头绑架车主”的痛点。某财险公司试点显示,该功能使车主对合作维修厂信任度提升58%。
四、行业协同破壁:形成集体议价能力
组建区域险企联盟
由头部险企牵头成立“事故车维修议价联盟”,统一配件采购价、定损标准与合作厂准入规则。若4S店拒绝协商,联盟成员同步暂停与其直赔合作,通过集体力量遏制垄断定价。
借力监管政策争取主动
依据金融监管总局《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对垄断导致的高赔付区域,申请“自主定价系数上浮”政策支持,将赔付成本合理传导至保费定价。同时联合行业协会向监管部门提交《区域维修垄断监测报告》,推动建立反垄断预警机制。、
五、风险定价前置:覆盖垄断成本
推行“区域+车型”差异化费率
在丰田“一城一店”试点城市,针对丰田车型单独设置“维修渠道系数”,存在利用垄断地位索要高价维修费的区域,保费较非垄断区域上浮5%-8%,并通过公示费率差异原因,实现“风险与价格匹配”。
开发“维修选择权”附加险
推出可独立投保的“替代维修保障险”,车主投保后若选择合作厂维修,可获保费优惠,或者维修费用补贴;若4S店报价超标,由保险公司协调第三方机构进行价格评估,破解垄断束缚。
—
上一篇:岚图追光L 豪华远超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