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 318 线下来那几天,我看着车机里的里程数还恍惚呢。这次特意开了两台 15 万级的车进藏 —— 一台纯电元 PLUS,一台增程宋 Pro,一路折腾下来,总算摸透了这俩货在高原的脾气。
先说纯电,出发前我其实挺慌的,毕竟以前总听人说电车进藏就是找罪受。但真开起来发现,现在 318 上的充电桩比想象中多,服务区基本都有,市区更不用说,1 块多一度电,比油车省太多了。
不过海拔一上来,续航打折是真狠。折多山那段,零下好几度,表显 510 公里的续航实际跑下来也就三百出头。有次在理塘到巴塘的路上,眼看着电量往下掉,导航显示下一个充电站还剩 80 公里,当时手心全是汗,只能关了空调慢慢挪,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但纯电也有惊喜。怒江大桥堵车 8 小时,我就开着暖风听歌,电量掉得居然不多。而且高原上动力没衰减,超车的时候一脚电门下去特利索,这点比油车舒服。晚上在泸定服务区充电,把后排放倒铺成床,睁眼就看见日照金山,那瞬间觉得啥续航焦虑都值了。
再说说增程车。这货刚开始是真省心,满油满电出发,根本不用想充电的事。到了高海拔地区,增程器启动时有点噪音,但不影响驾驶。最关键的是超车,哪怕亏电状态下,动力也没弱多少,不像以前开的老款增程车,亏电了就跟蔫了似的。
不过亏电油耗是个坑。爬坡的时候表显油耗蹭蹭往上走,虽然比同级别油车还是低些,但想着当初选增程就是图省油,心里多少有点落差。有天在邦达草原,增程器突然报警,吓我一跳,后来才知道是高原气压影响,重启一下就好了,虚惊一场。
说实话,要是早几年进藏,我肯定毫不犹豫选增程。但现在不一样了,西藏的充电桩越来越多,主干道基本都能覆盖。这次路上碰到好几个纯电车主,大家排队充电时聊,都说现在进藏比前年方便多了。
总结下来特简单:要是你就想安安稳稳玩,不想操心充电,偶尔还想跑个偏远路线,增程确实更踏实;但要是主要走主干道,平时市区开得多,纯电的省钱和驾驶体验真的香。
对了,不管选哪种,进藏前一定要把充电 app 下全,私人充电站别随便进,我就被坑过 10 块停车费。还有续航规划宁可多算点,别信表显里程,高原的冬天太费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