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还在发烫,指尖的冷汗刚干,后车司机敲我车窗时,我盯着后视镜里翘起的保险杠,脑子一片空白 —— 十分钟前还在跟老婆通电话说晚饭带排骨,现在满脑子都是刚才窜出来的那条黄狗。
那天是周五,我开着刚买半年的 SUV 走五环回房山,下午五点多的车流正密,车速卡在 60 迈左右。突然左前方护栏下窜出个黄影,毛茸茸一团直扑车道,我想都没想就踩死了刹车,ABS 弹得脚底板发麻,轮胎摩擦地面的尖叫盖过了喇叭声。
“哐当!” 后背猛地撞在头枕上,颈椎传来一阵刺痛。我懵了两秒,看着中控屏上晃悠的香水瓶,第一反应是 “坏了,追尾了”。
后车是辆白色朗逸,司机是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跑过来时脸都白了,手不停地摸车头:“哥,你咋突然停了?我根本刹不住!” 他话没说完,我突然想起那条狗,扒着车窗往外看,路边空荡荡的,连个狗影都没有,倒像是我凭空编了个理由。
“真有狗窜出来,不信你看行车记录仪。” 我拽着他看回放,画面里黄狗一闪而过,他这才没再吱声,但眉头皱得更紧了:“这责任算谁的?我这刚做的保养......”
正吵着,手机弹来交警短信,让点链接进远程处理小程序。之前刷到过北京能线上处理事故,真用上了才发现挺方便,点进去就接通了视频,专员问清没人受伤,就让我们拍现场照片 —— 车头车尾特写、两车碰撞部位、路面标线,一共要拍六张。
小伙子一边拍一边嘟囔:“我朋友上次追尾,折腾了一下午还没定损。” 我没接话,心里正打鼓:半年前买车时图便宜,只买了交强险和 50 万三者险,要是判我全责,自己修车的钱得掏多少?老婆知道了又得唠叨我乱省钱。
视频里的专员倒挺利索,看了行车记录仪和现场照片,直接在手机上开了责任认定书:后车未保持安全距离,负全责。小伙子当场急了:“他急刹啊!凭啥我全责?” 专员在那头解释,除非是故意别车,否则追尾基本都是后车责任,还说之前有个出租车司机遇流浪狗急刹被追尾,法院也是这么判的。
挂了视频没十分钟,保险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让我们把车开到就近的定损点。我跟小伙子约好第二天见面,开车往家走时,后背的酸痛才慢慢冒出来,顺手摸了摸座椅上的靠垫,还是去年生日女儿送的,现在印了道浅浅的褶皱。
第二天到定损点,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朗逸前脸撞得厉害,保险杠裂了道大口子,大灯也松动了,定损员说修好得八千多。我这 SUV 后保险杠变形,雷达也坏了,得四千五。小伙子一听就炸了:“我这保险刚到期没续,这钱我哪儿掏得起?”
他这话让我心也凉了半截,正琢磨要不要走法律程序,保险专员突然说:“他交强险没过期吧?交强险能赔两千,剩下的走商业险。” 小伙子愣了愣,才说交强险续了,就是忘了买商业险。
接下来的流程倒挺顺,保险公司把两车都拉到 4S 店维修,我本来以为得自己先垫钱,结果 4S 店说跟保险公司有直赔协议,修完直接结算。周三把车开回来时,保险杠跟新的一样,连女儿贴的卡通贴纸都帮我重新粘好了。
昨天在小区碰到那小伙子,他说朗逸修好了,自己掏了六千多,还吐槽:“以后再也不敢省商业险的钱了。” 我拍了拍他肩膀,想起那天要是没行车记录仪,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回家就把旧记录仪换了个高清的,晚上跟老婆说这事儿,她翻了个白眼:“早让你买全险,偏不听,这回幸运下次未必。”
其实现在想想还挺后怕,要是当时没刹住,撞上狗不说,说不定还会变道引发连环事故。之前看新闻说,北京现在一半以上的事故都能远程处理,平均十五分钟就能办结,要是搁以前,光等交警来就得堵半小时,还得请假去交警队开证明。
不过有个事儿到现在没弄明白,那条黄狗到底是谁家的?要是有主人,是不是也得担点责任?修车那几天开我爸的老捷达,离合踩得脚疼,才发现自己的 SUV 有多好开,就是雷达灵敏度得调调,这次撞完反而比以前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