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创效
Extreme performance creation
在钢铁生产的滚滚热浪中,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板坯工段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板坯连铸生产实现突破,拉速由原有的1.6米/分钟成功提升至2.0米/分钟,日产增幅高达16%。这一突破,不仅刷新了工段生产纪录,更标志着炼钢板坯生产效能迈上了新台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攻坚克难:精准施策破瓶颈
”
板坯作为炼钢与轧钢工序间的关键产品,其生产节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全流程的顺畅与最终产品的竞争力。板坯连铸拉速是衡量炼钢生产技术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每0.1米/分钟的提升,都是对钢水纯净度、温度控制、结晶器性能、二次冷却、设备精度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协同能力的极限考验。为实现从1.7到2.0的重大跨越,全厂上下凝聚共识、协同作战。技术团队日夜攻关,优化结晶器流场和二冷配水工艺,引入先进控制模型;设备团队强化保障,确保设备在高负荷下稳定运行;操作人员精益求精,精准把控每一个生产细节。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紧密无间的团队协作,才最终铸就了这场高效、稳定、高质量的生产突破。
首要之举是优化生产组织,保障钢水优质高效供应。生产科调度室通过强化与上游转炉、精炼工序的协同联动,建立了更精准的“钢水需求-供应”响应机制。动态调整浇次计划,减少非计划停机等待时间,确保钢水“即到即浇”。同时,严格把控钢水质量关,通过优化转炉工艺参数,加强终点控制和温度管理,显著提升了钢水的纯净度和流动性,为高速连铸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
在连铸核心环节,板坯二冷配水优化是此次突破的又一技术亮点。通过建立更为精细化的数学模型,结合钢种、断面的热力学特性,动态调整各冷却段的水量分配和喷雾模式,实现了铸坯冷却均匀性的精准控制。这不仅减少了铸坯内部裂纹等缺陷的发生率,提升了表面质量,更允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拉坯速度,直接助推了产能释放。
提升板坯切割系统效能与精度。传统的切割系统存在定位偏差和切割周期较长的问题。工段对切割车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采用高精度伺服电机,实现了切割点的快速、精准定位。同时,优化切割燃气参数和割枪运动轨迹,缩短了单次切割作业时间,并确保了定尺长度的精确性。
强化设备维护保障体系,为稳产保驾护航。工段推行“预防性维护+快速响应”机制,利用生产间隙加强关键设备(如扇形段、拉矫机、结晶器等)的点检、润滑和状态监测,建立设备健康档案。组建快速维修突击队,确保设备出现异常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并处理,最大限度减少突发故障对生产时间的占用,设备作业率持续攀升,为连续高效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可靠性保障。
众志成城:汗水浇灌丰收果
”
纪录的突破,源于技术的革新,更离不开人的奋斗。自攻关战役打响以来,从工段长到一线员工,无不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与责任感。操作人员精心值守,紧盯每一个工艺参数;维护人员昼夜巡检,不放过任何隐患苗头;技术人员扎根现场。正是这种上下同欲、协同攻坚的团队精神,将各项措施从图纸上的蓝图转化为生产线上实实在在的产量与效益。
继往开来:新征程上再启航
”
班产日产突破的里程碑式成就,不仅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更是板坯工段综合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的集中体现。它证明了通过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和团队协作,完全能够突破看似固化的效率天花板。
展望未来,炼钢厂将以此为新起点,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固化优化成果,持续对标行业先进,瞄准更高目标。在确保安全、质量、环保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效率提升的新路径,为企业持续降本增效、增强核心竞争优势作出更大贡献,继续在火红的钢板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关于本文
撰稿/王瑞强
校审/李树林
编辑/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