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5年9月的中国汽车行业堪称疯狂——新车发布潮史无前例。
极氪9X、方程豹钛7、向往S9、沃尔沃XC70、享界S9T、极狐T1、智己LS6、奇瑞风云X3L、长安逸动、捷达VS8、吉利银河M9、蔚来全新ES8、新款问界M7、新款深蓝S07、尚界H5、荣威M7 DMH、奥迪E5 Sportback、至境L7、BJ30旅行家、新款汉兰达……
一众车型密集亮相,从新能源到燃油、从经济型到豪华级,几乎是全品类。
据帮宁工作室不完全统计,9月上新70余款车,其中9月22日至28日一周内,就有30款开启预售、亮相或上市。这个创纪录的上新规模,让那一周被戏称为“黄道吉周”。
业内几乎公认,今年9月是历史上新车上市最多的月份。
“不是在上市活动现场,就是在赶往活动的路上。”一位资深汽车媒体人感叹。
进一步观察9月新车,有两个明显特点:
其一,SUV占比超九成,且集中在中大型或大六座。帮宁工作室认为,这正表明消费者需求已从代步工具向空间舒适升级。
其二,价格集中在15万-20万元区间。
帮宁工作室认为,这个特征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品牌彻底摆脱了低价竞争的固有印象,在技术、品质、品牌力上实现了突破,真正迈入中高端化发展的新阶段。
9月集中爆发的新车盛宴,既是对“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战略卡位,也折射了当前汽车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
无SUV,不造车
“无SUV,不造车”,这句在汽车行业悄然流传的话语,现成为国内SUV市场激烈竞争的真实写照。
刚进入9月,国内SUV市场竞争格局就骤然升温。自主品牌阵营率先吹响SUV新品集结号,多家车企密集推出新车型,特别是在家庭SUV与大六座细分领域展开激烈角逐。
29日,极氪9X豪华旗舰SUV上市,售价46.59万元起。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发文称,极氪9X上市13分钟,大定突破1万辆。
26日,比亚迪旗下腾势品牌推出腾势N8L,称这款专为家庭用户打造的大六座SUV,从空间布局到安全配置,均围绕多成员出行需求设计。
无独有偶,广汽传祺当天也发布向往S7新车。作为品牌首款高阶智驾量产SUV,该车基于EV+新能源平台打造,定位于家庭大五座市场,进一步完善国产家庭SUV产品矩阵。
23日,鸿蒙智行举办新品发布会。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发布旗下中大型SUV——新问界M7,格格为27.98万至37.98万元。凭借鸿蒙智能生态与宽敞空间设计,该车直指家庭用户需求。
同场发布会上,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官宣尚界H5上市。该车明确定位在主流SUV市场破局者,希望通过差异化优势抢占份额。
显然,中大型SUV细分市场持续成为行业热点。2024年,国内六座SUV需求同比增长47%,其纯电车型渗透率从12%大幅攀升至29%。进入2025年上半年,中大型SUV销量同比增长28%,其中六座车型贡献超七成。
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六座SUV整体销量有望突破百万辆,家庭用户需求将持续驱动这一市场增长。
消费者青睐表明市场认可,入局者自然接踵而至。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多家车企扎堆推出家庭SUV,尤其是大六座,可能导致供给激增。”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这就好比一场热闹的集市,摊位越来越多,但顾客的数量却不一定能同步增长。一旦需求增长匹配不上来,一些车企只能通过降价换量的策略争夺份额。
这种做法看似能在短期内提升销量,但最终可能会压缩行业利润空间,形成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洗牌与转型
“在中央指导组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进行整治后,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一场大洗牌,大约有100家车企需要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被淘汰出局。”9月9日,据《金融时报》报道,比亚迪高管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这个观点是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今年德国慕尼黑车展期间提出。她强调:“在无法通过优惠吸引客户的情况下,一些整车厂将被淘汰出局。即便剩下20家整车厂,也太多了。”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已有约130家汽车制造商在此布局,共同争夺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态势尤为激烈。
9月国内上新70余款车,这个疯狂景象并非偶然,而是行业转型期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它折射出3个行业逻辑:
其一,中国车市已从过去的增量扩张阶段,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消费者需求以换购、增购为主,某个品牌销量提升,往往意味着竞品销量同比下滑。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倒逼车企通过密集上新抢占份额。
其二,从9月上市车型来看,插混与纯电占比显著提升。无论是吉利银河M9的电混技术突破,还是新款问界M7的智能配置升级,均体现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的技术角力。
其三,购置税政策退坡,新车集体压哨推新。今年9月1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出公告,明确2026年1月1日起恢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受政策退坡与“金九银十”双重驱动,车企通过推出新车来吸引消费者,特别是9月新能源新车密集上市。
比如,9月9日-12日,方程豹钛7、新一代智己LS6、银河E8长续航版、仰望U8L鼎世版先后上市,另有银河M9、享界S9T等跟进。而且,车企都力求上市即上量。
一方面,新车凭借更先进的技术与性能,契合消费者对新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借政策窗口期推新并搭配促销,进一步激发购买欲。
比如,极氪汽车称若2025年9X产能不足导致延迟交付,将补贴2026年购置税退坡部分。
但车市再如何疯狂,也不应淹没理性的声音。有行业专家提醒说,有的车企为追求快,将研发资源拆分成细碎的改款任务,这反而离核心突破越来越远。
这些隐忧像暗礁,提醒着行业:数量竞赛终会触顶,唯有转向价值竞争,才能行稳致远。
而新能源汽车“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的节奏,更像是行业的成长阵痛——从耐用品到快消品的属性转变,背后是技术迭代的加速,也是竞争压力的外显。
当汽车的更新速度追上手机,人们不仅看到行业的活力,更需思考:在快的背后,如何留住好的本质?这场洗牌与转型,终将为中国汽车行业写下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