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今天虾哥我要和各位车友聊聊新能源车选购那些事儿。很多人买车第一反应就是看续航里程,但是老铁们,可不能被这个数字给忽悠了!
为什么不能只看续航里程?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也是一脸懵圈。不看续航看啥?难道看车标?但仔细一琢磨,还真有点道理。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亲身经历来说吧。
和朋友一起自驾游,出发时大家续航里程差不多,结果到终点时,我还能再跑120公里,他却在半路抛锚了!
你说这换谁能不气?这续航里程啊,就跟房子的公摊面积似的,看着美,用着坑。
而且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个例。
网上随便一搜“续航虚标”,满屏都是投诉。
有人说买回来的车只能跑到四折,这不是欲哭无泊吗?
更让人郁闷的是,这种投诉几乎都没实质结果,厂家总有话说:“宣传的续航只是参考,一切以实际为准。”
那到底该关注什么?
既然续航里程可能“缩水”,咱们得看点实在的。
1.电池能量密度
这个指标做不了假。简单来说,100度的大电池肯定比80度的跑得远,几乎没有例外。在同等价位和车型的情况下,选择电池更大的车,通常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2.能耗水平
去试驾的时候,多注意看看电车的平均能耗是多少。
一般来说,百公里15度电是个不错的标准。
如果能耗能低至12-13度,那就非常优秀了,实际表现会非常出色。
反之,如果有些电车在城区行驶时,电耗飙升到百公里18度,那这样的车,还是劝退吧。
这就是典型的“电动纳智捷”,电耗惊人!
3.电气架构
采用全域800V技术的电车,通常能耗更低,能量损耗也更小。
在更高电压下,电流通过时的发热量会减少,从而降低能量损耗。
电气架构优秀的车,系统集成度更高——一个系统可以管理多个设备。
因为管理更直接了,电耗也会随之降低。
其他不能忽视的因素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点,还有几个关键因素同样重要,千万别忽略了。
1.车身安全
不仅要看车身的钢材用料,还要关注设计理念。
原则上看,最好买“电池车身一体化”的车型。
相比传统结构,这种设计让电池与车辆成为一个整体,大大增强了防撞能力。
因为这类汽车的侧柱“抗压能力”可达到80吨,更不用说前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发生严重车祸,也能有效避免电池起火的风险。
2.软件水平
可以智能化不是很强,但一定要稳定。
因为电车和油车不同,强调的是“软件定义汽车”。
如果软件不稳定,会导致车辆无法解锁,甚至出现黑屏、死机等各种问题。
从耐用性角度考虑,随着OTA(无线升级)的不断推送:软件优化能力差的车企,车辆会变得越来越卡顿,稳定性越来越差。
3.充电效率
有的电车充电功率只有50千瓦,而有的则能达到500千瓦,这中间的差距可是十倍!
预算有限,不是每个人都能买这么好的电车。
但原则上来看,充电功率不要低于120千瓦时。因为主流充电桩的水平,就在120左右——这个要求都不满足,就太难受了。
虾哥说车
说到底,购买新能源车,需要仔细斟酌——续航里程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盯着这点看,往往会忽略其他更关键的因素。
我建议各位车友在选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
1.先确定预算范围和主要用途(通勤、家用等) 2.在预算内筛选出几款感兴趣的车型 3.对比这几款车的电池容量、能耗水平和电气架构 4.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安全性能、软件稳定性和充电效率 5.一定要亲自试驾,感受一下实际驾驶体验
记住,买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看单一指标。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各位车友一些启发,在选购新能源车时能更加理性和全面。
我想问问各位车友:你们在选购新能源车时,最看重哪些因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