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nsideevs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巨头小米近年转型做电动汽车,为中国本已成熟的汽车市场带来了近乎苹果般的品质和技术优势。过度饱和?小米根本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尤其是考虑到这家制造商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成功销售了多少辆汽车。
如今,小米正将目光投向欧洲。本周,该公司宣布已在德国埃森和马德里开设两家旗舰店,并计划到2025年底在欧洲开设10家门店。
他们主打科技产品,例如智能手表、手机、笔记本电脑、耳机等等。但他们不会像我们今年早些时候在上海参观的小米门店那样销售汽车。至少目前还没有——该公司显然也瞄准了未来几年欧洲电动汽车的销售。而且,由于小米坚信其“人 x 车 x 家”生态系统能够将其科技产品与个人出行结合起来,因此其策略显而易见。
推断这是小米进军欧洲市场的开始,这并不夸张。早在YU7发布之初,我们就知道该品牌计划从2027年开始在欧洲大陆销售其汽车,但这似乎是该品牌在欧洲大陆树立影响力的第一步。我咨询了小米的公关部门,他们表示,虽然目前展厅里还没有展车,但到2027年,当品牌推出新车型时,这些展车很可能会出现。
目前,尚不清楚哪些车型将进入欧洲市场,以及它们进入展厅后的售价。在国内,SU7 轿车和 YU7 跨界车的售价分别与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相近。YU7约 3.6 万美元的售价低于中国本土生产的特斯拉 Model Y,但考虑到欧洲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我预计这个价格不太可能实现。
小米本身对 SU7 和 YU7 车型的需求仍然惊人,但这并没有阻止该品牌继续向外扩张,推出更多车型。小米计划推出一款三排座 SUV,可能是增程式电动车 (EREV),这款车已在北京附近的小米研发园区附近亮相。此外,小米还计划推出SU7 轿车的长轴距升级版。
最近,该公司宣布为中国 YU7 和 SU7 买家提供一项新服务,这是一种类似宝马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高级内饰和外部喷漆,承诺让您的小米汽车领先于其他人的汽车。
我们知道,小米希望其汽车和技术在中国以外地区获得发展。看来,该品牌在欧洲开设的首十家门店,可能是其YU7或SU7在欧洲道路上行驶的第一步。(蓝洞新消费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