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轻盈、灵活、快捷,给骑手追求自由的豪情、挥洒激情的快乐,因此不少厂家用隼、鹰、雨燕、猛禽等飞禽来为爱车命名。什么,用“鹅”来做车名?这似乎不是个好主意。因为,鹅的身子肥肥胖胖,走起路摇摇摆摆,如果摩托车是这个德行,可能不会有骑手喜欢吧?但铃木就这么干了,这就是1991年推出的Goose350和次年推出的Goose 250。
你可以把Goose 350想象为DR 350 S和RGV 250的混搭——动力心脏来自DR 350 S的油冷单缸发动机,但是针对公路跑车定位做了修改;前叉、车轮、制动等则来自铃木自家的二冲程战马RGV250。同时,配置了钢管车架,尾罩则是英伦古典跑车式的驼峰,并呈现出强烈的NK风味——不错,现在大行其道的NK,铃木早在30年前就玩得溜溜的!
来自经典耐力车DR 350 S的单缸发动机,针对公路跑车的定位,做了重要修改。这台大缸径发动机采用79mm×71.2mm的缸径冲程,排量为349mL。单顶置凸轮轴4气门的汽缸头是强化的重点,凸轮变得更火爆,点火正时更加激进,强化了高转速性能,同时匹配更大口径的40mm米库尼化油器,让发动机爆发出更多能量。经过强化设计之后,Goose 350的最大功率提高到24.3kW(8000r/min),增加了21.5%;最大扭矩达到32.4N·m(6500r/min),提高了20%。
值得一提的是,Goose 350采用了铃木高级冷却系统(SACS),其实就是油冷散热。通常来说,高性能发动机采用水冷方式冷却,但水冷系统机构繁复,不但增加了发动机的重量和维护成本,而且售价水涨船高;但如果只采用简单的风冷方式,那么又将导致高性能发动机散热困难,特别在交通挤塞的城市更是容易让发动机“发高烧”。SACS系统较好地平衡了风冷和水冷的优点,兼顾润滑任务和冷却性能,能够襄助Goose 350长时间奔跑而不出现性能衰减。
轻按电钮,Goose 350迅即响应,但是声音并不嘈杂,这得益于排气系统中安装了预消声器,静音效果很好。起步之后不用跑多久,你就会爱上这颗大单缸,因为低转速时动力的韧性不错,城市慢速通行不会拖挡。即使在高挡位以2000r/min转速运转,发动机运转也比较平顺。如果拉高转速,发动机就会变得更加欢快,当转速超过5000r/min时,骑手感觉运转很丝滑。从7000r/min起,短冲程发动机显示出狼性,变得很兴奋,喷涌出铿锵有力的战斗鼓点;如果你持续拉开油门,很容易就飙到转速红线10000r/min。在正常公路骑行中,Goose 350以60—100km/h速度奔跑很轻松,如果拉高转速,很容易就跑到140km/h,极速约160km/h。发动机强化后的Goose 350加速性能不错, 0-100km/h加速7秒出头,比DR 350 S快了1秒。
Goose 350的净重量只有145kg,加满容积15L的油箱后,重量为166kg,跑在公路上你感觉不到丝毫笨重。当然,这不仅是重量轻的原因,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优秀的运动车架。Goose 350的前端安装的是韧性很强的倒立式前叉,这是来自二冲程战马RGV250的装备;后部则匹配了气压式单筒减震器,匹配新设计的杠杆机构。这套悬挂系统调校得比较硬朗,偏向于运动定位。紧紧拥抱单缸发动机的,则是轻巧坚固的钢管空间车架,同时车架配有坚固的铝合金板,用于承载发动机和后摇臂安装基座。再加上精心推敲的转向几何设置,以及紧凑的1350mm短轴距,让Goose 350为骑手创造爽快、准确、轻盈的掌控体验。从城市街道跑到弯曲的盘山公路,Goose 350变得长袖善舞,无论是直线疾驰,还是偏摆过弯,骑手都感觉稳定易控、自信满满。特别是快速攻弯时,Goose 350充分体现出轻量级跑车的优势,不用骑手施加多少力气,就能驯服地按照预期过弯,既准确稳定,又干脆利索,让骑手充分体验扫弯的乐趣!
现在,我们知道Goose 350是矫健轻盈、动感十足、造型简洁、个性鲜明的轻型跑车,与肥胖傻愣的胖鹅完全不搭杠。可是,铃木为何偏偏就取了个“鹅”的名字呢?
原来,此鹅非彼鹅,实际指的是曼岛TT赛道中的著名发夹弯“鹅颈”(Gooseneck)。曼岛TT大赛是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比赛之一,堪称摩托车比赛的“活化石”。早在1904年,曼岛公路上就出现了汽车比赛,摩托车比赛则从1907年开始。这条全长约60千米的环岛公路,是全世界最长的赛道。而且,赛道穿过城镇、街道、山地、平原等,公路高低起伏,路况异常复杂,弯道更是超过200个,“鹅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弯道。知道了这个背景知识,铃木Goose 350以“鹅”命名,意图就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