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塔财经获悉,2025年6月26日,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海电子”)向深交所主板递交IPO申请,拟募资24.6亿元。七月初,审核状态已变更为“已问询”。
瞭望塔财经了解到,作为国内汽车线束市场占有率8.45%的行业龙头,天海电子表面上拥有与奇瑞、上汽、吉利等主流车企的稳定合作。然而,在其营收规模突破百亿的背后,一些深层问题正在累积。
1、历史沿革与“回炉再造”上市路径
瞭望塔财经发现,天海电子并非首次接触资本市场。公司曾于2017年在新加坡上市,成为河南鹤壁市首家上市公司,但后因“市场认知度低,流动性较差”等原因退市,并同步启动国内上市准备工作。
此次IPO可以视为一次 “回炉再造”。天海电子选择的上市标准为“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亿元”。
这一标准对公司财务基本面设置了较高门槛,但天海电子报告期内的业绩波动仍值得关注。
2、成长性放缓的结构性隐患
2022年至2024年,天海电子营业收入从82.15亿元增长至125.23亿元,然而营收增速从40.58%骤降至8.44%,呈现明显放缓趋势。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83%,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从15.94%降至14.59%)揭示了更深层问题。天海电子在招股书中将这一趋势归因于“行业内卷式竞争、主机厂价格战导致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
然而,数据表明公司对主要客户议价能力不足可能是更根本的原因。2024年,吉利汽车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行列,但随着合作规模扩大,天海电子高压线束毛利率大幅下降。
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反映出在产业链中相对弱势的地位。
3、有息债务“短期转长期”背后的融资困境
天海电子在2023年至2024年间进行了一场债务结构的“隐秘手术”。2023年,公司短期债务高达10.07亿元,长期债务为2.62亿元;而到2024年,这一结构发生逆转,短期债务骤降至2.06亿元,长期债务则大幅增加至8.19亿元。
这种“短债转长债”的操作表面上是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实则可能反映出公司面临的短期偿债压力。2023年高达10.07亿元的短期债务,相当于公司当期净利润的2.5倍以上,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可能已经影响到公司的日常经营。
债务重组背后,天海电子的利息保障倍数从2023年的5.38倍下降至2024年的4.15倍,表明公司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正在减弱。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总债务规模从12.78亿元降至10.24亿元,但考虑到公司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财务表现,债务负担的实际压力并未减轻。
这种债务结构调整可能是为IPO扫清障碍的精心安排,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公司融资渠道受限,不得不通过债务期限重组来缓解眼前的流动性压力。
4、客户依赖与应收账款风险
天海电子与多家主流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也带来了客户集中度风险。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高达47.6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53.71%。
更值得关注的是,天海电子已“踩雷”多家合作方。截至2024年末,公司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客户货款涉及21家客户,计提坏账准备共计2.09亿元。
其中,合众汽车和广汽菲克分别导致5179.25万元和4311.05万元的坏账准备。这一情况反映出天海电子在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可能存在薄弱环节。
5、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脆弱性
天海电子主要产品汽车线束的成本受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影响显著。近期,沪铜在8万元/吨上下徘徊,沪铝再次超越2万元/吨大关,处于价格高位。
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汽车线束毛利率下降1.5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单位成本因主要原材料铜材的采购价格上涨而上升”。
这表明公司转嫁成本压力的能力有限。在轻量化趋势下,天海电子推动“以铝代铜”等技术变革,但这一转型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缓解成本压力。
6、公司治理与内控隐患
天海电子的上市辅导期长达近八年,与其“历史沿革复杂,涉及集体企业改制、红筹架构搭建及拆除、境外上市及退市等有关”。
公司前身为集体企业天海电器(集团),2006年改制时采用委托投资方式,由1379名员工委托他人境外设立公司。这种复杂的股权结构演变可能为公司治理埋下隐患。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存在变动,管理层稳定性存疑。此外,公司2022年和2023年分别分红1.5亿元、1.48亿元,占同期扣非净利润的40.87%和24.57%。
这种大额分红与IPO募资并存的做法,可能引起监管对公司资金运用合理性的关注。
7、募投项目的潜在风险
天海电子计划将募集资金投向五个项目,但部分募投项目用地尚未完全落实。
招股书显示,线束生产基地、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及产业研究院三个项目计划占地约326亩,但天海电子仅取得了其中164.96亩的土地权证。
公司称正与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协商取得剩余土地,但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但此次却计划投入募资建设研究院,其技术储备与人才引进能力是否匹配值得关注。
瞭望塔财经认为,汽车产业“新四化”浪潮下,天海电子所处的赛道仍有增长潜力。国内汽车线束市场规模约1196亿元,连接器市场规模约478亿元,为天海电子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然而,面对深交所的问询,天海电子需要解释为何在业绩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仍能支撑24.6亿元的募资规模。投资者应关注公司如何平衡短期市场份额争夺与长期盈利能力建设这一核心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无法保证所有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文中的任何数据、观点或结论,均仅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任何人依据本文内容进行的任何投资操作或决策,所产生的所有风险及后果均应由其自行承担,本账号及作者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