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还在武汉东湖学院就读大四的李辉就凭借2篇EI论文、29项国家专利、多项国家级省级大赛奖项,获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024年,他创办的企业实现了年产值超千万的目标。十年时光,李辉完成了从优秀学子到企业掌舵人的华丽转身,但创新的脚步却从未止步。“出路在于做别人没有的东西。”他持续加大对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发投入,希望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农业、实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问题,为家乡产业发展助力。今年,李辉创办的湖北鸿齐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又取得了新成绩——设备远销海外,公司销售额仅半年就突破千万。
专业报考,源于兴趣
“小时候虽然因拆解电器受到责骂,但我还是会好奇地一次次打开那些小家电内部,去看看里面的世界。再大一点的时候,父亲还陪我到旧货市场上去
淘些家电维修的小工具。”李辉回忆,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对机械构造原理感兴趣。有时候趁父母不在家,家里的电风扇、录音机等都被他一一拆解过。为此,还挨过父亲的责骂,在家门口跪过搓衣板……
“我第一次看到打印机的时候,就想着它到底是怎样打印出字,打印的原理是什么?”出于对机械制造的兴趣,李辉本科选择就读武汉东湖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源于兴趣,李辉从未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课后,他还在网上购买了一本《机械构成与应用》,里面密密麻麻讲述了1000多个机械制造的例子,泡在图书馆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研读完。每学期他都保持着年级专业课成绩第一的排名,其中《理论力学》、《本科高等数学(上)》两门课程还获得满分,多次获“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
创意发明,归于勤奋
“一种可反转的双面黑板”“一种可翻转的两用桌椅”“一种行李箱拉杆锁”“一种高位窗户电动控制开关装置”“一种八足式玻璃幕墙清洗机”……大一大二时,李辉就有一些发明的初步设想,直到大三上了《创新与专利》课程后,李辉知道了如何寻找发明,怎样申请专利。仅大三一年,他申请了29项国家专利(已授权28项),被同学称为“行走的发明库”,他的事迹还被湖北卫视报道。
一次,李辉在网上看到了科学家根据仿生学原理研制了“机械飞鸟”。他想到了这个原理也能用到自己的发明创新之中。于是,在2012年张荣老师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课余作业上,他提出了“八足步行机器人”的设计,受到了老师的认可,并在进一步优化中作为参赛作品参加了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最终,“八足步行机器人”作品获湖北赛区特等奖。
同时,李辉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其设计的作品《行星轮系摆线演示教具》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他进一步推演,设计了三种“行星轮系内摆线演示教具”,并一举申请下了三项专利。
“越往深处学,越发觉自己的浅薄。”大学期间,趁着寒暑假,李辉先后到宁波、十堰等地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实习,学习了发动机的曲轴加工工艺、连杆工艺、凸轮轴发动机装配工艺,参与了齿形钢格板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石油机械采油设备的设计工作……还在读大三的李辉就被实习企业看中,抛来橄榄枝邀请加入。“深入生产一线,让我认识到机械制造生产和发展的空间广阔,自己需要成长的空间巨大。”李辉说。
2015年毕业后,在专业课老师陈小圻教授的推荐下,李辉前往宁波象山一家石油设备公司攻关螺杆泵技术。“这家公司专注于生产螺杆泵,尤其是单螺杆泵的核心部件——定子和转子。”李辉介绍,他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软件模拟加工轨迹,优化螺杆泵内部结构的加工工艺。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李辉练就了“从图纸到产品”的硬核能力。
创业发展,依托创新
2016年,李辉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随州建立了自己的小作坊,研发的小机械设备受到了经销商的肯定,积累了创业的启动资金,也让原本想创业的李辉有了信心。
“老乡们弯腰装袋、手工扎口,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香菇种植是李辉的家乡——随州市的支柱产业。看到传统的人工包装模式,李辉心里便有了研发全自动扎口机的想法。
2018年,李辉带着五人的团队创办了湖北鸿齐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600平方米厂房里加班加点、反复试验。“过程很曲折。”李辉回忆,曾经生产了一批设备,自信满满地送到客户那里,结果还是遇到了问题,又运回厂里继续调试……由于数月没有收入,公司运转压力巨大。“后来,我们在厂房调试好的设备反复送到客户车间试用,及时解决设备运作中可能面临的突发状况,以此来倒逼我们提升制造水平。”经过数月的攻关,李辉团队成功研制的全自动扎口机顺利经受住市场考验。“全自动扎口机比人工包装的效率高5倍,也为用户节约了人工成本。”产品迅速打开市场,李辉挣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出路在于做别人没有的东西。”李辉带领团队深耕“非标定制”,研发智能化装袋机、多工位扎口机等设备,成为湖北、河南、陕西等地菇农的“刚需品”。
“目前,公司拥有数名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新产品的设计与优化,同时,正加大对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让智能化的技术解决农业、实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痛点,为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李辉深知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他不断用新技术、新产品优化农业种植方式,帮助乡村的老百姓增收。
短短8年,李辉研发、生产、销售了覆盖香菇种植全流程的十余种设备,办公规模从600平米的厂房发展到了15亩的生产基地,企业员工从6人发展到了30余人的工作团队。2024年,企业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2025年,企业设备远销海外。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欢迎学弟学妹来我们公司实习。”目前,李辉的创业企业作为母校的产学研基地,正助力母校培养人才。近年来,李辉与母校一直保持着联系,学校领导多次到湖北鸿齐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考察,并向李辉颁发了“杰出校友”荣誉证书。
2025年7月28日,副校长湛俊三教授带队,前往李辉的公司考察。湛俊三高度评价李辉“用专业扎根乡土,以创新赋能产业”的实践,并语重心长地说:“从实验室里的发明少年到田野间的机械专家,李辉的成长轨迹,正是武汉东湖学院‘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理念的生动注脚。”李辉表示:“母校的培养让我始终保持‘技术敬畏心’与‘市场敏锐度’,希望公司作为产学研基地,能够切实帮助到学弟学妹成长进步。”
来源:校友会办公室
文字:张丽 刘瑶
编辑:李骞 王艺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