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车一哥又降价了,原因是9月份的销售数据对它颇为不利--销量同比下滑,试图用价格战来拉抬销量,不过价格战这把刀似乎越来越不好使,仅靠价格战不太容易将它拉出泥潭,诸多竞争对手的实力实在太强了。
给他造成最大压力的是几家传统汽车企业,这些传统汽车企业可以说是贴身打,只要它推出一款受市场欢迎的车型,对方也会跟进推出类似的车型,价格更低,车身更大,如此情况下消费者当然选择这些竞争对手的产品。
这些车企如此打,在于他们在燃油车市场获得了不小的利润,毕竟如今燃油车技术已高度成熟,燃油发动机的成本低至几千元,怎么着也比电车成本低不少,而面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他们愿意让出利润争抢市场。
另一家国产传统汽车企业则是连续十几年是中国第一大出口企业,它如今正为保卫自己的第一大汽车出口品牌而努力,而在海外市场仍然由燃油车占据八成左右的份额,燃油车在海外市场更有优势,利润也更高,它也决心对抗这家电车企业。
在这些传统汽车企业的围猎下,电车一哥继续占有国内电车一哥的位置越发艰难,面对如此压力,它如今似乎并无太多应对策略,除了降价之外,今年还推出了免费智驾的策略,不过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这样的举措取得的成效都颇为有限。
智驾曾电车行业的杀手锏之一,原因就在于电车的动力特性让它更适配智驾,由此电车行业向来强调智驾是他们相对燃油车的优势,更是新造车崛起的重要支持,然而这一切随着一单事故的发生,智驾已被撕下遮羞布。
由于事故的影响实在太大,应急管理部、工信部都先后发声指出当前国内的大多数智驾是L2级别,属于辅助驾驶,而辅助驾驶其实在燃油车行业已相当普及,既然大家都是辅助驾驶,智驾就不再是电车的杀手锏,如今电车企业强调的是明年商用L3级别的智驾,那就等到明年商用再说吧。
那单交通事故的影响不仅让智驾折翅,还让电车向来强调的诸多创新揭开了真相;隐藏式门把手安全风险极高,到了最近传出将禁止隐藏式门把手;大冰箱、大电视在长途旅行中影响了续航,车主关闭这些电器的电源;全景天窗让车内成为烤炉;中控屏操控空调、音响大幅增加了行车风险,实体按键正在回归,这一切都让电车的所谓创新失色。
相反如今消费者开始重新青睐传统汽车企业的保守,他们的保守让汽车品质更可信,安全性更高,部分消费者或是重新选择燃油车推动了燃油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增长,或是选择传统汽车企业的电车,这都对电车行业打击颇大。
今年对电车是相当有利的环境,继续减免购置税,能源成本仍然比油车低,却已让燃油车实现复苏,而到了明年电车将需要缴纳购置税,电费在逐年上升,电车的诸多有利条件都在打折扣,在诸多不利条件影响下,或许明年将是燃油车逆转胜的一年,甚至可望再度回升到五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