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朋友跑了趟跨省自驾,俩人选了不同插混车 —— 他开增程式 SUV,我开并联式轿车,来回八百多公里刚好把电耗光,最后加油时那差距真吓一跳。他那车表显馈电油耗快 7 个,我这台才 4 点多,算下来每百公里差了 2.3L,一趟路油钱就多花小两百。
说实话之前我也搞不清这俩的区别,总觉得都是 “烧油发电 + 用电驱动”。直到这次开下来才明白,根本不是一回事。增程式那车,发动机全程就当个发电机,不管高速低速都不直接驱动车轮,跑快了发动机嗡嗡响还费油,朋友一路吐槽 “高速上踩油门光吼不走”。我这并联式就不一样,速度起来后发动机直接接手驱动,转速稳得很,油耗一下就降下来了,80 码以上加速反而更有劲。
你别说,市区开着差别还真不大。前半段有电的时候,俩车都挺安静,跟纯电车没区别。但电量掉到 20% 以下,增程式的发动机启动频率明显变高,尤其堵车时一会儿开一会儿停,发动机跟着启停,震动比我这台明显多了。我特意问了朋友,他说平时市区通勤还好,一旦忘了充电,上下班那点路油耗能飙到 8 个,比他以前的燃油车还费。
之前总听人说增程式结构简单靠谱,这次实测才发现不是绝对的。朋友那车增程器是 1.2T 的,我这台并联式是 1.5T 四缸机,热效率据说差了不少,他那台才刚过 40%,我这台都快 45% 了。而且并联式能自己保电,我出发前设置了保电 50%,高速跑下来电量居然还涨了点,朋友那台一路掉电,到服务区时只剩 5%,急着找充电桩的样子别提多狼狈。
不过并联式也有缺点,模式太多真让人头大。什么纯电、混动、保电模式,名字起得花里胡哨,我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懂,有时候误触了模式油耗就忽高忽低。不像增程式就一种驾驶逻辑,踩油门就行,对新手确实友好。
要是经常跑长途或者充电不方便,真心建议选并联式,那油耗差距长期下来可不是小数目。市区通勤为主、能按时充电的话,增程式也够用,毕竟价格通常能便宜点。我那朋友现在悔得不行,说早知道实测差距这么大,当初肯定不贪便宜选增程式。
对了,选车时一定要看发动机热效率和保电策略,别光听销售吹 “超低馈电油耗”。有些厂家标的是理想工况数据,实际开起来根本不是那回事,最好找有实测数据的车型,不然很容易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