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赛力斯集团距离成为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仅一步之遥。
10月13日,港交所文件显示赛力斯已通过上市聆讯。根据公告,赛力斯此次拟发行不超过3.31亿股普通股,计划将募集资金的70%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剩余10%用作营运资金。
产品矩阵完善,高端市场表现强劲
从最初的弹簧与减震器业务起步,历经摩托车制造、与东风汽车合资生产整车等重要阶段,赛力斯于2016年开始全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这一关键转折,不仅标志着企业业务重心的根本性调整,更为其后续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问界。此次合作帮助公司确立了“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定位,也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目前,赛力斯的核心战略聚焦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自问界品牌推出以来,公司已陆续上市问界M5、M7、M9、M8四款车型,产品价格区间覆盖20万至50万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端产品体系。
根据最新销售数据,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汽车总销量达19.86万辆,其中问界品牌累计交付14.7万辆,单车成交均价超过40万元。具体车型方面,问界M9在2025年上半年交付6.2万辆,问界M8交付3.5万辆。2024年全年,问界M7总交付量达20万辆,问界M9交付15万辆,在50万元级豪华车市场获得销量第一的位置。
2025年,公司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推出了2025款问界M9增程版、纯电版以及问界M8增程版、纯电版等多款车型,实现了从单一车型开发向平台化、系列化发展的转变。
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赛力斯的转型路径清晰且坚决,其成功可归结为两大关键决策。首先是前瞻性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公司在2016年行业尚处萌芽期时便果断切入,这为其积累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和行业认知。其次,也是更具决定性的一步,是与华为的战略深度绑定,使问界品牌迅速确立了智能豪华的定位,并直接跃升至40万元级的均价水平,这在自主品牌中是现象级的突破。
在研发投入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赛力斯研发人员总数达到6984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6.6%,占公司总人数的36%。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4.9%,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
纵向对比来看,赛力斯的研发投入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至2024年,赛力斯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19.49亿元、31.06亿元、44.38亿元和70.53亿元,四年间增长超过3.6倍,这一投入力度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财务数据方面,赛力斯近年来业绩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2025年上半年,公司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A+H”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国际化布局再提速
赛力斯早在2016年就已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此次赴港上市是其资本战略的重大升级。其中,融资渠道的拓宽无疑是核心考量之一。华鑫证券分析指出,赛力斯启动双平台融资,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建设、海外市场拓展以及充电网络服务等关键领域。与此同时,港股上市还将帮助赛力斯吸引更多全球机构投资者,缓解A股市场的融资压力。
同时,品牌国际化是赛力斯的另一战略重点。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39.22亿元、49.76亿元和42.11亿元。尽管目前海外业务规模有限,但公司已明确将海外市场作为重点突破方向,持续加大投入。港股作为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将有效提升赛力斯在全球市场的曝光度,强化其“中国高端智能电动车代表”的品牌形象,直接助力全球化进程。招股书进一步显示,赛力斯计划将IPO募资净额的20%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充分彰显其拓展国际市场的决心。
在财务结构方面,赛力斯也面临优化需求。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期末总资产为943.64亿元,总负债达824.5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港股上市将直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有助于降低负债率、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值得一提的是,赛力斯汽车在2025年6月已完成50亿元战略投资引入,为财务结构优化奠定基础,此次港股上市将进一步充实资金储备。
股权结构方面,赛力斯呈现多元化特征。截至2025年6月30日,重庆小康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4.52%,东风汽车公司持股20.04%,重庆渝安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4.05%,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6%。值得关注的是,赛力斯近期以115亿元完成对华为引望10%股权的收购,标志着其与华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
从行业层面看,赛力斯赴港上市顺应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本全球化的大趋势。继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吉利、比亚迪、奇瑞之后,赛力斯成为又一家登陆港股的整车企业,反映出中国智能电动车企对国际资本的持续吸引力。
在王坤看来,市场应超越单纯的财务视角来看待此次上市。“短期看,融资无疑将直接改善其资产负债表,为激烈的技术与市场‘军备竞赛’补充弹药。但更核心的价值在于,港股作为国际化的桥头堡,将为赛力斯提供一个展示其技术成果与品牌形象的全球舞台。特别是通过与华为合作的持续深化,其‘智选车’模式的独特竞争力有望在更广阔的市场接受检验。”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王坤补充道,“当前港股市场流动性面临考验,且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板块的选择将愈发挑剔。赛力斯需要在兑现海外市场增长预期、维持高端品牌溢价与控制亏损实现自我‘造血’之间找到平衡。其全球化路径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将资本优势高效转化为可持续的全球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这条路充满机遇,但也绝非坦途。”
纵观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大潮,赛力斯依托“A+H”双资本平台,能否在蔚来、理想、比亚迪等强手如林的竞争格局中走出一条独特的全球化路径,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