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我们的商业史上,企业传承一直就是一个充满传统智慧与现代挑战的命题。近日,玻璃大王曹德旺的交接班安排,引发众多媒体和网友的关注。这位将福耀玻璃打造成全球汽车玻璃巨头的第一代创业者,最终选择将市值约1700亿元的企业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曹晖。
1987年,曹德旺带领一家濒临倒闭的小玻璃厂,逐步将其发展为全球汽车玻璃领域的重要企业,客户遍布全球,包括宾利、奔驰、宝马等顶级汽车品牌。截至2023年,福耀玻璃全球员工约2.7万人,在我国16个省市及美国、俄罗斯、德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现代化生产基地。
在这场商业传奇中,曹德旺的儿子曹晖早已被寄予厚望,事实上曹德旺为了儿子接手,早已“布局”了十年。曹晖从福耀工厂的基层岗位一步步成长起来。早年在美国留学期间,曹晖每逢假期都会回福耀车间实习;毕业后更是从一线岗位做起,亲身参与并见证了福耀的国际化进程。
2006年,曹晖被正式提名为福耀玻璃总裁,但在2015年的时候,他却选择离开福耀,开始自主创业,创办了福建三锋集团。曹德旺随后收购了三锋集团,为曹晖的回归铺平道路。这一收购,被外界解读为曹德旺为完成代际交接的重要布局。
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深刻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子承父业”的观念。曹德旺曾公开表示过:“女婿再好也是别人家的。”这句话背后,折射出企业家对家族血脉延续企业的执着。因为在曹德旺看来,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紧密结合,才能确保福耀长期战略的稳定性和文化的延续。
其实不能说叶舒不好,相反叶舒的能力还特别强。曹德旺选择曹晖而非女婿,可能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审慎考量。企业文化的延续性是重要因素,曹德旺以其独特的管理哲学和价值观塑造了福耀的企业,在曹德旺看来,只有从小浸润在这一环境中的曹晖,才能真正理解并传承这一文化基因。
其次,战略定力的保证同样关键。汽车玻璃行业投资周期长、技术积累慢,需要长期坚持既定战略。曹德旺曾表示,家族掌控能够避免职业经理人可能带来的短期行为,确保企业不偏离长期发展轨道。
第三,选择传给儿子,也是避免家族内部矛盾的现实考量。在家族企业中,因权力分配导致的家族内斗屡见不鲜。清晰明确的“传子”安排,反而可能减少潜在的权力争夺,保障企业平稳过渡。
总而言之,曹德旺用十年时间将企业传给儿子是一个布局,而且走了三步。第一步让儿子从车间干起,熟悉所有流程和业务;第二步儿子独自创业他没有拦着,而是让其去磨练;让能力强的女婿当总经理稳住大局,让儿子顺利接班。用网友说的一句话:“女婿再好也不是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