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前言
2025年10月,全球汽车圈正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断芯潮”搅得鸡飞狗跳。
德国大众位于狼堡的工厂里,原本24小时不停运转的生产线突然按下暂停键,上千名工人拿着轮岗待工通知一脸茫然。
宝马慕尼黑工厂更惨,刚下线一半的新能源汽车堆在车间,就因为缺了关键芯片,连测试环节都没法推进。
据业内消息,要是这芯片短缺问题不解决,光第四季度美欧车企就得少交付50多万辆车,这对本就被新能源转型压得喘不过气的传统车企来说,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
可谁能想到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噩梦”,竟然是荷兰“自导自演”的,最后又把自己逼到了求和的地步?
而这一切的核心都绕不开中国东莞一座能年产500亿颗芯片的工厂!
谁卡住了全球汽车的“心脏”?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从安世半导体说起,它在全球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可是个狠角色。
尤其是汽车用的功率芯片,全球超30%的主流车企都得靠它供货,欧洲40%的汽车芯片需求更是被它牢牢攥在手里。
不过安世的产能布局特别有意思,把技术含量高的晶圆厂放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却把最关键的封测环节。
也就是把芯片从“半成品”变成“成品”的最后一步,全放在了中国东莞。
你可别小瞧封测,没有这一步,再精密的晶圆也只能是块没用的硅片。
而东莞这家工厂,一年能封装超500亿颗芯片,要知道全球一年车规功率芯片总需求也就一千多亿颗,相当于东莞一个厂就承包了全球近一半的产能。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芯片封测配套材料领域早就站稳了脚跟,全球超60%的封装配套材料都产自中国,加之技术成熟、成本还低,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荷兰显然没把这些放在眼里,今年9月底,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干了件“霸王硬上弓”的事。
没做任何正式调查,也拿不出半点证据,就签了个部长令,直接把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给“管控”了。
紧接着荷兰又联合公司里的荷兰籍、德国籍高管,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把总部的核心管理团队全换了,生产调度、订单交付甚至资产管控的权限,全落到了荷兰人手里。
荷兰行动的“台前幕后”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荷兰这是在配合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围堵。
毕竟美国早就把安世的中资母公司闻泰科技视为“眼中钉”,2019年就把它列为“战略威胁”,2024年又塞进“实体清单”。
今年6月更是直接给荷兰提要求:必须换掉安世的中国籍领导层,才能给安世豁免制裁,荷兰这波操作就是想通过掌控安世总部,切断中国在成熟制程产业链的海外布局。
更过分的是,荷兰掌控总部后,还玩起了“心理战”,以安世总部的名义给全球员工发邮件,说公司生产暂停,连工资都可能发不出来。
这招既想搅乱安世中国分部员工的心态,让东莞工厂没法正常生产;也是试探中方反应,看看能不能把管控范围延伸到中国,把安世的全球产能都攥在手里。
中方的“精准反击”
可荷兰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中国的底气,中方没被这波操作唬住,反而打出了“反制+护企”的组合拳,且拳拳都打在荷兰的要害上。
反观中方反制,直接切断了安世荷兰总部急需的中国产封装配套材料,没了这些材料,荷兰总部手里的晶圆就像没了酵母的面粉,根本没法做成能卖的芯片。
“护企”方面中方更是给足了支持,安世中国分部第一时间发公告,告诉员工生产正常运转,工资一分钱不会少,还专门开了管理层沟通会,把情况讲得明明白白,稳住了大家的心态。
安世中国主要生产基地所在的江苏无锡经开区也没闲着,主动对接本地供应链企业,给工厂补充生产需要的辅助材料,还协调银行给了专项信贷,就怕工厂因为总部的破事受影响。
荷兰彻底慌了
这一来二去,荷兰彻底慌了,要知道安世一半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现在中国市场进不去,总部又没法生产,钱袋子直接被捏住了。
更让荷兰坐不住的是ASML的处境,ASML作为荷兰的“国宝级”企业,2025年一季度对华销售额占比都超25%了。
它生产光刻机需要的高纯度稀土磁材、镜头玻璃这些关键部件,90%都得从中国进口,要是中方把反制范围扩大到ASML,荷兰经济就得跟着遭重。
更头疼的是欧盟内部的压力,欧洲车企因为缺芯损失惨重,欧盟议员直接公开批评荷兰,说它的“单边行动”破坏了欧盟汽车产业的稳定,逼着荷兰赶紧跟中国协商解决问题。
在这么多压力下,之前一直硬气的卡雷曼斯,也不得不放低姿态,宣布要在10月下旬访华,说是要“化解误会”。
可荷兰的“求和”根本没诚意,卡雷曼斯在接受荷兰媒体采访时,还在嘴硬说管控安世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却拿不出任何证据。
荷兰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释放对安世荷兰总部的管控,说白了,就是想让中方先放弃反制,自己却不想纠正之前的错误。
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想谈可以,但得先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只要荷兰不归还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的合法管控权,不纠正非法掠夺中企资产的行为,反制措施就不会停。
毕竟中方手里握着的,不只是东莞500亿颗芯片的产能,还有全球最完整的芯片产业链。
现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些企业,在14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领域早就实现稳定量产,就算不靠安世总部,文泰科技也能联合国内企业,搭建起一套完整的“中国产”功率芯片体系。
要是荷兰一直这么耗下去,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安世中国彻底独立,反而成为荷兰安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毕竟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有天然优势,同样一颗车规功率芯片,中国生产能比欧洲便宜近40%,到时候荷兰不仅会失去中国市场,还得在全球市场上跟中国企业抢生意。
荷兰错估了形势,以为靠抢就能掌控产业链,却忘了现在的全球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500亿颗芯片的产能,不仅是数字,更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话语权的体现。
结语
荷兰的失算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想靠“卡脖子”打压中国企业,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卡雷曼斯访华能不能拿出真诚意,要是还想耍小聪明,那荷兰面对的恐怕会是更难收拾的局面。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2025-10-21,《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