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电车的兴起,如今在一个行业已看到了产业合力的威力,凸显出一个行业的崛起并不仅仅是这个行业的崛起,而是带动一大片的产业,这些产业最终会逐渐形成连横的实力,共同崛起。
这个被国产电车带起的产业就CMOS芯片,手机行业为CMOS芯片打下了基础,不过由于技术方面存在差距,在手机CMOS芯片方面,如今仍然是日本的索尼和韩国的三星位居前二,国产CMOS芯片主要还是在中低端市场求生存。
国产高端手机为国产CMOS芯片打开了一道缝,而国产CMOS芯片通过收购豪威也在高端CMOS芯片市场取得了一些份额,但是由于国产高端手机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占有的份额实在太小--苹果、三星分别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位居前二,国产手机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如今已没有任何一家取得超过一成的份额,由此国产CMOS芯片在高端市场始终进展有限。
在此时,国产电车的崛起却为国产CMOS芯片打开了新的空间,因为电车对CMOS芯片的需求量极大,电车的倒车影像、行车记录仪等需要多个摄像头,使用的辅助驾驶技术等也需要诸多摄像头,由此一辆电车需要采用的摄像头可能达到十几个之多。
2024年中国销售了近1300万辆电车,并且还处于快速增长中,如此庞大的市场为国产CMOS芯片提供了发展的沃土,还促进国产CMOS芯片发展差异化技术,带动国产CMOS芯片走向国际市场。
汽车用的CMOS芯片不会如手机那样需要更高的像素、顶级大底、顶级成像质量,这些是索尼和三星这两家在高端手机CMOS芯片的优势,汽车CMOS芯片强调成本、耐用性等方面,辅助驾驶技术的CMOS芯片则要拥有分辨距离的技术,而对像素等技术要求要低一些。
成本当然是国产CMOS芯片的最大优势,而随着国产电车的崛起--中国为全球最大的电车市场,销售了全球六成的电动汽车,由此国产CMOS芯片借助本地化优势大举占领国内汽车市场,并通过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升车用CMOS芯片的技术。
相比之下,索尼、三星的成本太高,电车行业普遍不愿采用,缺乏在实际中的应用,索尼、三星的车用CMOS芯片技术将可能逐渐落后于中国CMOS芯片,由此拥有车用CMOS芯片技术优势的国产CMOS芯片开始获得海外汽车的采用。
据悉如今豪威已是全球第一大车用CMOS芯片企业,而思特威则是全球第二大车用CMOS芯片企业,由此国产CMOS芯片在汽车市场获得的收入正持续快速增长,他们也有了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从而在未来可望在手机CMOS芯片技术方面赶上索尼和三星。
到那时候,国产CMOS芯片又可以反哺国产手机,如今苹果手机的拍照技术之所以领先于国产手机,就在于索尼将技术最顶级的CMOS芯片提供给苹果,这就是产业链优势支持下的产品优势。
从CMOS芯片连接着汽车和手机可以看出产业链对于各个行业的重要性,同时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又离不开终端的支持,他们相辅相成,这就是产业合作的威力,也是各种高端技术保持领先的秘密,这对于中国各个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启发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