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出卷子的老师,已经触及底线了
创始人
2025-10-23 12:16:00
0

前几天刷到有人说,最近考试时做古诗赏析题,结果赏析的是AI编的“古诗”。

听起来实在离谱。

这首诗我确实没见过,为此还特意去搜索了一番,古诗词网站上都查无此诗。

换用诗名《斑竹管笔》进行检索,只能找到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一首五言律诗。

两模两样。

诗人李纲确有其人,又名梁溪先生,但搜索他的著作,没有同名诗词的痕迹。

李纲本人是抗金名将,写诗风格也很豪迈,用词大刀阔斧,全是爱国忧思。

和试卷中这首诗的风格也相差甚远。

虽然历史上不会只有一个李纲,但重重疑点叠加起来,都指向“这首诗不存在”。

不光是诗歌本身,试卷给出的答案也充斥着AI生成的痕迹,“不是正常会用的语法”。

讽刺的是,这场考试并不是什么随堂小测,而是安徽六校联考中的题目。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学校的学生在做同一套卷子。

我又去查了一下,这事还不是孤例。

今年春天,湖北省有一场七市州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中也出现了疑似AI创作的伪唐诗。

作者王晦之,诗名《秋江别友》。

同样是在古诗词范畴内,查无此诗。

唯一能查到的那位历史上有记载的那位王晦之,还是个北魏人啊。

相关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是,这首诗的来源是某位研究生导师的讲课稿,采用了唐诗风格,确实是原创,但大家依旧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米哈游的大作也登上了试卷。

不是原神,而是古诗。

恐怕米哈游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被广大师生们看见。

辽宁某联考试卷中有一道阅读理解《茶》,写作风格也深得AI真传。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抱怨过相似的事。

学生和老师做起来都深感不适。

有些试卷连答案都是AI复现的,可以说把解放人力做到了极致。

难怪有人质疑,“既然AI都能自己出题自己答了,还要老师干什么?”

如果抛开别的因素,单纯从创作角度上看,AI能写出这样的内容,或许让人惊喜。

但核心问题没法抛开。

首要问题是,试卷将作品定性为唐诗/宋诗,又张冠李戴搞错了作者,属于事实性错误。

对出题人来说,这是教学工作的严重失职啊。

如果连知识本身都是错的,那么学生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学习AI的“思想“吗?

更严重的是,教师直接用AI来生成题目,完全违背了教育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即通过考试等测量手段,来对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水平进行量化。

语文考试的目的,原本是考察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做古诗词赏析,往往还要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一起分析。

可是。

你能对着一首AI虚构的诗分析什么呢?

分析它背后的代码到底怎样运转?

还是分析它接收了怎样的生成词?

结果是,大家只能对着几行文字,分析“出题人”的意图,揣测对方希望得到怎样的答案。

这考的不是知识,是读心术啊。

原本就有声音说,很多阅读理解题都是牵强符合,连作者本人看了答案都会摇头,那么这种由AI自导自演的题目就很荒谬了。

当学生不得不对着AI创造的拼贴诗文,大谈深刻思想或离愁别绪的时候,教育也就沦为了一种彻头彻尾的教条主义。

现在总有人觉得语文课上了没有用,呼吁要取消语文学科,感觉这样滥用AI只会进一步助长这种声音,导致更多人觉得这门课可有可无。

于是时间长了,你就发现网上越来越多听不懂别人说话的人,你说城门楼子他说胯骨轴子,大家鸡同鸭讲,永远沟通不到一起去。

相关话题下,有老师表示无奈。

他们说,现在任务太多了。不光要负责上课,还要搞学术、写论文、听培训、忙比赛,偶尔还要出门扫大街,常常感觉教书是副业。

偏偏很多学校还会强制要求老师搞创新,上课、出题不让照搬以前的,得改。

所以能够快速生成大量题目的AI就派上用场了,比自己费劲吧啦苦思冥想半天有效得多。

结果,题目不仅创新,还创新过头了。

但是,因为忙不过来、创新不够,就全全放手给AI,显然是偷懒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今年5月,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中,明确规定“教师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禁止直接使用AI回答学生问题或提供咨询。”

还禁止教师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评价学生,严禁将考试试题等敏感数据输入AI工具。

这很好理解。

因为老师的专业职责之一,就是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应性。你把这些都抛给AI,还不去做二次审核,谁能保证没问题呢?

还有老师爆料,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喊“AI赋能教育/教学”的口号,四处都在开类似的培训会,逼着老师们去学习和使用。

虽然它主要的观点是通过AI辅助改变教学方式,减轻教师负担,但是经过层层转述,最后落地到实践中就完全变了味。

有些学校,没有悟性,就搞出了“用AI节省人力成本出题/做课件”这一套。

把路给走偏了。

但明明就有好的示范啊。

同样是用AI出题,有的试卷换了一种方式,把AI给的答案放进题目,让学生进行点评。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用AI生成古人的智能体,用第一人称来讲述人物生平。

这就很生动。

有这些正向的模式可以效仿,学校们老师们又为何非要用那些偷懒的方式呢?

如果每个老师都这样偷懒,那以后教育岂不是会变成:老师们AI出题,学生们用AI答题,老师们再用AI批改,老生们背诵AI给的答案。

一切都是AI的载体,人从教育中消失了。

这让我又想起以前的一条新闻。

说福建有个中学,一入学就强制要求给学生们剪头发,标准还特别严格。

不能挡住耳朵是基础要求,头发后面要形成一个明显的梯形,呈明显的45°斜坡状。

总之就是很不美观。

很多学生因为不想剪短发嚎啕大哭,不少家长也觉得这事有问题,太过于形式主义。

对此,校长有自己的理解。

他说,这是为了让学生们朴素整洁大方,让大家没有攀比之心,好更专心学习。

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校长和那些胡乱用AI编写试卷的教育者,如出一辙。

他们并不懂教育,只会用套路的、偷懒的、形式主义的方式,把有个性的孩子,变成“标准化流水线”出来的“同质产品”。

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明明能独立思考、情感丰沛、有批判精神的完整个体,而不是那种熟练解析AI诗题的“答题机器”。

以前听人说,“文化的推进可能伴随着99%的垃圾的生产,与此同时有1%的可能性。”

AI生成的内容更是如此。

可是,当教育者开始用99%的AI垃圾填充课堂,那1%的可能性或许也将不复存在了。

作者:乌卡 来源:雷叔写故事

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触更优秀的人也可以让你成为同样的人,欢迎关注官方公号:灰产圈

灰产圈: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 解密互联网骗局、实战揭秘互联网灰产案例、网赚偏门项目解析、分享网络营销引流方案。深挖内幕、曝光各类套路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安卓收银系统小票设置,打造个性... 你有没有想过,每次在超市、餐厅或者小店结账时,那些打印出来的小票,其实背后有着一套复杂的系统在默默工...
现代汽车品牌价值246亿美元全... 汽势Auto-First|郝欣晴 现代汽车品牌价值246亿美元,同时稳居全球品牌前30强。这是In...
原创 合... 前几天回老家县城,发现街头的电车是真多了。以前总见老人念叨“合资车靠谱”,现在不少年轻人开着吉利比亚...
原创 1... 选车这事真能愁坏打工人,尤其是 15 万这个档,朗逸和秦 EV 简直是绕不开的俩选项。一个是合资油车...
原创 家... 上次带娃去近郊露营,旁边停着辆看着不大的纯电车,一家五口下来搬装备,折叠桌椅、帐篷、孩子的玩具箱样样...
原创 新... 前几天陪老家表弟看车,他在县城刚攒够首付,对着新能源和燃油车的展架来回绕圈。“销售说电动省钱,可我总...
原创 新... 前几天楼下邻居提了辆吉利星愿,刚开心没两天就愁眉苦脸的——说充电的时候跳枪,APP上还乱弹提示,吓得...
刀片电池及BMS管理系统实验台... SG-CDD57 刀片电池及BMS管理系统实验台 一.产品简介 选用 比亚迪 新能源车辆 刀片电...
原创 1... 前几天陪发小去看车,他刚在二线城市安家,预算15万内,纠结得头都大了——燃油车怕后期费油,插混担心保...
原创 6... 上周跟我弟去看纯电车,他预算就卡在6到10万,在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和五菱缤果这三款里磨了快一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