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天,长春车主提起检车就皱眉——350元的标价、295元的“优惠底价”,多家机构价格“整齐划一”,涉嫌垄断的举报声此起彼伏;如今,市场画风突变:不少检测机构在网购平台上打出“新能源车检车低至75元,燃油车88元起”的团购价,超6成的降幅让车主直呼“不敢信”。
这场检车价格的“过山车”,不仅是民生消费的直观变化,更折射出市场生态与监管发力的深层互动。
价格“腰斩”:从“统一高价”到“分层竞争”
“去年检车花了280元,今年团购买单才75元,差了近200元。”长春车主王先生的经历,是当地检车市场价格变化的缩影。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长春检车价格已告别2024年有“联手垄断”之嫌的高价模式,形成清晰分层——
●超低价阵营:约15家检测机构推出低价套餐,新能源车75元、燃油车88元,覆盖9座以下家用车;
●主流价格带:25家机构报价集中在100元左右,成为市场消费主力;
●高端服务价:少数机构提供151-300元快速通道服务,专业二手车检测价格仍维持在300元以上。
回溯2024年7月,长春检车市场曾因“集体涨价”引发关注——各机构标价统一升至350元,优惠后均价仍达295元,不少市民质疑存在“价格同盟”,相关垄断举报陆续提交至监管部门。 而如今价格格局的转变,源于市场竞争的全面升级。据统计,目前长春有40余家检车机构通过抖音、美团等平台开展促销,仅绿园区就聚集10余家,“扎堆竞争”让价格成为核心引流手段。“以前是车主找我们,现在得主动抢客源,不降价就没生意。”一家民营检测站负责人坦言,低价套餐虽压缩单客利润,但能通过提升车辆检测周转率维持运营,“薄利多销”成了行业共识。
降价推手:线上平台与市场密度“双重发力”
长春检车价为何出现“断崖式”下降?记者梳理发现,线上平台与市场密度的双重作用,是关键推手。
过去,检车机构多依赖线下口碑和自然到店,消费者比价难度大;如今,40余家机构集中在抖音、美团推出3-5折团购,同步配套周六营业、上门取送车等服务,让“检车”从“刚需负担”变成“性价比消费”,部分车主甚至提前囤券备用。“打开手机就能看十几家报价,哪家便宜选哪家。”车主李女士说,线上透明化比价,让高价机构失去生存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当检车机构数量较少时,容易形成隐性价格同盟;而随着长春检车机构数量增加,尤其是部分区域“10余家扎堆”,竞争从“隐性协商”转向“显性肉搏”。对中小机构而言,“以价换量”成为最优选择——原本一天检测30台车,低价吸引后能增至50台,总营收反而可能提升,最终让消费者享受到降价红利。
质量兜底:新规与监管确保“降价不降标”
价格降了,检测质量是否会打折扣?记者了解到,此次降价不仅未伴随服务缩水,反而因新规实施提升了检测标准。
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检测新规正式落地,纯电车新增电池温度、电压平衡等4项安全检测,混合动力车保留尾气检测项目。值得关注的是,新规实施后,新能源车检车费用仍比燃油车低13%左右,实现“加量减价”。“检测项目多了,花的钱却少了,这才是真惠民。”新能源车主赵先生说。
监管层面也为质量“托底”。相关部门明确提示,若车主遇到“低价却简化检测流程”“拒绝使用团购券”等问题,可直接拨打12315投诉维权。“监管的存在感,让机构不敢在质量上钻空子。”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建立检车市场动态监测机制,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确保“低价”不变成“低质”。
从295元到75元,长春检车价的变化,看似是市场自发波动,实则是“垄断被打破、竞争显活力、监管守底线”的必然结果。
对车主而言,如今检车选择更多、成本更低;对行业而言,良性竞争将推动机构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进一步优化检测效率与体验。未来,如何持续巩固民生红利、防止价格同盟重现,仍需监管与市场共同发力,但至少当下,长春车主已切实享受到了市场活力释放的实惠。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赵广欣 曲镜浔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