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广、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市工信局副局长郭亚龙、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冯浩到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西安热电有限公司4台燃煤机组已关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西安推动4个重点领域协同控制。在能源领域,一是有序推进电厂部分燃煤机组的关停替代,目前西安热电有限公司4台燃煤机组已关停,大唐灞桥热电厂2台燃煤机组已转为应急备用机组,进一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二是加快推动城市建筑光伏和农村光伏示范建设,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8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2023年的30.2%提升至45%。三是坚持地热能、污水源及生物质等新能源供热优先原则,推动供热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替代。2024-2025供暖季,全市3.83亿平方米集中供热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
在交通运输领域,一是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垃圾清运车、轻型环卫车辆,全部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新增或更新的物流配送和公务车辆中,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分别不低于90%和80%。二是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渣土车和商混车替代工作,替代率大幅提升。三是加强新能源汽车公(专)用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通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助力交通绿色发展。四是大力发展以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加快货运铁路的扩能改造以及重点行业企业、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推进草堂工业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扎实推进陕投集团“一带一路”公铁联运中心建设,已建成陆海联动、多点协同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智能骨干网建设示范工程和西安港建设“一带一路”内陆中转枢纽陆海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在工业领域,一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2025年1-8月,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产值达5206.6亿元,同比增长13.4%。二是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5年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7.11万辆,同比增长19.9%。三是大力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产业加快技术迭代和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四是积极发展氢能产业,引入培育氢能企业120余家,加速打造完整产业链。五是实施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等六种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
在生态环境领域,一是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实施源头替代和含喷涂工艺的汽修企业水性面漆替代,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深度改造,使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从80毫克每立方米降低到30毫克每立方米以下。二是首次开展融合清单编制工作,完成近3000家企业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识别协同管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三是持续做好污水处理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再生水利用率。2024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4.7%,在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中期评估中位列第一。四是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投运“5+4+1”大型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4座餐厨垃圾处置场+1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场),西安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生活垃圾焚烧厂3A等级评定率100%的城市,全市其他垃圾已实现“零填埋、全焚烧”,分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五是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累计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点1407个、分拣中心16个。持续推进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重点项目推进方面,根据《试点方案》要求,在2026年底前,计划投资262亿元推动66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能源领域29个、工业领域3个、交通领域4个、生态环境治理领域30个。截至目前,按照项目规划进度,已完成25个项目,其中,能源领域9个,投资额13.03亿元;工业领域2个,投资额1.8亿元;生态环境治理领域14个,投资额19.42亿元。
西安4个低碳发展案例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此外,西安强化各类示范引领。一是开展了第一批污降碳协同创新优秀案例遴选工作,共遴选出29个优秀案例,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积极申报国家典型案例,西安市4个低碳发展案例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2个资源化利用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1家企业获评全国第一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西安智慧。三是推动空港新城、沣西新城和航天基地3个省级低碳近零碳园区试点,初步建立园区低碳管理体系。四是积极推进省级“零碳或近零碳”工厂试点,第一批3家试点企业已通过省级验收,5家已申报第二批试点。五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6个,省级绿色工厂165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6个、省级绿色供应链10个。六是开展了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主题宣传活动,发布了减污降碳卡通形象“绿小安”。同时,制作了《绿小安的减污降碳奇妙之旅》宣传片,让减污降碳理念深入人心。
下一步,西安市将持续深化试点工作,充分释放减污降碳潜力效益,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经验”,以更高标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美丽西安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