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2026款比亚迪宋Pro DM-i刚刚上市,这次比亚迪把“实用主义”做得更明白:价格区间向下覆盖、续航与油耗进一步优化、并且在座舱舒适与车机娱乐上做了补强。官方把它继续定位为家庭首选的紧凑级插电混动车型,推出进取/超越/卓越三款主力配置,售价在10.28万起(限时置换价可见优惠),目标很明确——在10–13万区间抢占家庭用户的心智。
整体来看,新款宋Pro延续家族“龙颜”设计,语言更收敛、线条更顺,视觉重心降低,给人稳重又不呆板的感觉。对比上一代,最大的直观感受并不是激进的造型革命,而是细节上的“收敛与抛光”——格栅、灯组轮廓和下包围的处理让整车看起来更干净、更适合家庭用户的审美。
车头方面,前脸的横向线条被拉得更平,灯组细长且带一定的层次感,视觉上有“瘦而精”的感觉;下包围与雾灯区的几何造型则增加了一点运动味,但并不会过分张扬,符合大多数家庭对“既稳重又不老气”的需求。
宋Pro这次在车身尺码上有实打实的数据变化,新车长宽高大约在4735—4738×1860×1710mm,轴距2712mm(不同媒体略有口径差异,但总体处于这个区间),轴距维持在同级较为常见的水平,这也决定了它在后排腿部与储物空间方面的竞争力——它不是最长、也不是最宽,但在“家用舒适度”上是够用且均衡的。
尾部收束干净,贯穿式灯带的处理没有做过度花哨的设计,更强调识别与实用。后备厢开口规则,后排座椅放倒后的扩展性够日常使用,但如果你有常常需要搬大件的需求,竞品中有些车型在轴距和后备箱深度上仍有优势——这点在选车时要留心比较。
内饰这回的升级让人印象不错:中控区更简洁,官方换装了集成式电子怀挡(把传统机械挡杆收掉后,通道变得清爽),腾出来的位置被更理性的储物/充电/按键逻辑占据,日常使用便捷度提升明显。中控大屏、仪表与交互逻辑延续DiLink智能座舱生态,新增了手车互联、游戏中心、无麦K歌等娱乐功能,显然比亚迪在把车机从“工具”往“家庭第三空间”靠拢。对注重车内互动的年轻父母来说,这类功能确实加分。
智驾方面,新车配备了比亚迪家族的主力辅助系统(媒体常称的“天神之眼C/DiPilot 100”级别),覆盖ICC车道领航、AEB、LDA车道偏离辅助、BSD盲区监测、RCW后向碰撞预警等常用场景,自动泊车能力强化,厂商强调对城市复杂泊车场景的覆盖。这套系统的定位较明确:不是要和高阶ADAS打擂台,而是把常见的高速巡航与城市泊车自动化做得更可靠、交互更友好。对多数家庭用户来说,这样的L2体验更务实——能解放长途高速的疲劳,同时让停车这种家常事少出错。
座椅与空间方面,比亚迪宋Pro DM‑i(2026款)延续了家用 SUV “好用不夸张”的思路,同时也在细节上有所强化。驾驶座与副驾驶座支持多向电动调节(在高配车型甚至带通风功能),靠背角度调整范围较宽,长时间驾驶依然能维持舒适坐姿。第二排空间表现也值得肯定,2712 mm轴距使后排腿部空间在“两个大人+一孩子”典型家庭出行中表现足够,尤其是前排驾驶员调整至中等身高后,后排乘客坐姿不会显得过于拥挤。
动力上,宋Pro DM-i继续沿用比亚迪的DM系列插混思路:以小排量发动机+电机为主线,这次官方把纯电续航提升到了约133km(CLTC工况口径),并给出了亏电状态下约3.2L/100km的百公里油耗表现(不同测试口径会有差异,实际日常使用受充电频率、路况与驾驶风格影响明显)。从家用角度看,133km的纯电里程足以覆盖大多数城市家庭的日常通勤与短途出行——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台“主要靠纯电跑短途、偶尔靠油长途”的车来用,这也是插混在实用场景下最经济的玩法。
2026款宋Pro DM-i不是那种靠“单一爆点”吸睛的车型,而是靠“多项日常体验的稳步改进”去赢得用户——这正是家用车最务实的一面。如果你也在观望10–14万区间的插混SUV,倒不如把自己近一年的出行场景、充电条件、载人载物需求列出来,对照它的强项(续航、舒适、智能)与短板(极限装载、真实油耗不确定),做一次冷静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