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 作品
人 车 江湖
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日产在欧洲市场向比亚迪“求救”,甚至可以理解为投名状。
这个迹象表明,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了。
王传福这步棋,让比亚迪上升了一个维度,用一句话概况就是:比亚迪不但要赚欧洲消费者的钱,还要赚欧洲车企的钱。
01
日产向比亚迪求救
日产在欧洲市场面临麻烦。碳积分,碳排放值成为悬在日产在欧洲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根据欧洲方面规定,汽车制造商都被核定了一个碳排放目标,若不能达标将被罚款。目前,日产在碳排放总额方面严重不达标。
截止2025年8月,日产在欧洲共销售19万9000辆车,其中纯电为1万3103辆,仅占6.5%。若单独计算,日产欧洲的2025年平均碳排放将比法规目标高出约30克/公里,每超标1克将要缴纳95欧元/辆的罚款。
据公开消息,比亚迪在同期销售了9万5473辆,60%为纯电,40%为混动。也就是说比亚迪有充分的碳排放份额。
面临巨大罚款的情况下,日产向比亚迪发出了求救信号,意图与比亚迪共享汽车碳排放池。双方谈的怎么样尚未得知,但日产肯定需要给比亚迪一笔客观的费用。
如果双方达成,则比亚迪可谓在欧洲市场双丰收,既赚了欧洲消费者的钱,也能赚欧洲市场车企的。赚车企的钱,无疑是更高维度的钱。
02
比亚迪在欧洲稳了
日产向比亚迪求救,这个简单的信号,可以得出比亚迪在欧洲稳了这个坚实的结论,得出比亚迪在欧洲战场实现了两大战果:
第一战果:比亚迪彻底打开了市场,不来虚的。
总所周知,海外市场虚虚实实,链条长,环节多,极易出现造假的情况。
此番,通过欧盟碳排放安排,无疑是欧盟对比亚迪在欧洲销量增长的官方认证。
第二战果:成为欧洲碳排放极具含金量的卖家。
此前,只有特斯拉是欧洲市场碳排放主要的卖家;随着日产向比亚迪抛媚眼,如果比亚迪有意搭救日产,将让比亚迪成为欧洲碳排放市场的卖家。估计也是第一家中国车企。
最为重要的是,欧洲作为一个松散型的统一市场,打开了欧洲消费市场,并成为欧洲碳排放卖方玩家,无疑为比亚迪未来的增长增加了稳定性。
03
魏建军会不会酸
比亚迪升级为欧洲碳排放卖家,跟魏建军本来没有多大关系,但欧盟对日产的罚款和允许比亚迪通过“卖碳”获利,无一是对魏建军此前“电车不算新能源”这个论断的有利反驳。
从利益角度,企业家没必要去争论什么是“新能源车”,定义很重要。
如果按照目前火电为主,所以电车不是新能源车这个逻辑,难道以后水电,光电等为主了,电车就是新能源车了?!
其实,魏建军纠结于什么是新能源,也确实有扎扎实实的利益在里面。
比如,长城的很多技术储备都是燃油技术储备,哪怕在如今,长城也有意向退出V8这类大排量发动机。
此外,长城汽车的油电切换进城缓慢,其在国内到底是碳积分的买方还是卖方,还有待深究。
时代在向前,不留恋过去,拥抱未来才有可能实现生存和发展,汽车领域方面,电气化无疑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