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025年,比亚迪以1-9月累计销量突破326万辆的亮眼成绩,稳居中国车企集团榜首,并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源于市场需求的爆发,更得益于比亚迪在智能化、全球化、技术突破三大领域的精准布局与持续创新。
智能化跃迁
日均数据破亿,算法进化引领安全升级
比亚迪的智能化转型,以“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为核心引擎,实现了从数据积累到算法优化的闭环。
截至2025年9月,搭载该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70万辆,其中9月新增29.5万辆,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占比提升至91.3%。更引人注目的是,比亚迪每日生成的辅助驾驶数据里程突破1亿公里,这一海量数据为算法优化与安全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比亚迪的实践证明,智能化竞争的本质是数据能力的竞争。通过大规模车型保有量积累真实场景数据,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算法迭代,形成“数据-技术-市场”的正向循环。这一模式为行业提供了“重资产投入数据基础设施”的范本。
全球化提速
海外销量占比超两成,本地化生产破局
在全球化布局上,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区域政策适配”的双轮驱动,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的跨越。2025年1-9月,比亚迪海外累计销量突破7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22%,同比增长107%。
在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市场,宋PLUS、海狮、海鸥等车型成为畅销款,市占率持续攀升。
比亚迪在匈牙利、印尼、巴西等地的工厂建设,不仅规避了高额关税,更缩短了交付周期。针对不同市场的政策导向,比亚迪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在巴西,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当地工厂下线,巴西总统卢拉成为车主,象征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突破。
比亚迪的全球化路径表明,中国品牌需从“整车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区域政策适配”,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其成功为行业提供了“技术标准输出+本地化运营”的全球化范式。
技术突破
从电动化到智能化,定义行业新标准
比亚迪的技术创新,始终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双线展开,通过超级e平台、刀片电池、兆瓦闪充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上限。
超级e平台采用全域千伏高压架构,整合电池、电机等七大核心部件,实现兆瓦级充电功率。搭载的30511转/分钟驱动电机与1500V碳化硅芯片,使汉L、唐L等车型百公里加速达2.7秒,极速突破300km/h。同时,第五代DM-i混动系统以46%热效率的米勒循环发动机为核心,实现2100公里综合续航与2.6L百公里亏电油耗,推动混动市场技术升级。
智能线控底盘平台采用差动冗余转向技术,以电子信号替代机械连接,响应灵敏度与安全性显著提升。其“智能全主动车身控制系统”凭借50KN主动力输出与500mm/s调节速率,实现“0侧倾”“0俯仰”的极致操控,获评2025年度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
比亚迪的技术突破证明,单一技术点的领先不足以构建长期竞争力,唯有通过“电动化+智能化”的协同创新,才能定义行业新标准。其全维度技术壁垒迫使竞争对手加速迭代,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文/晓航 图/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