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视频号里“不绕弯子、不端架子”的真诚分享,一边是行业年会上硬核输出技术突破的专业演讲;
一面用生活化表达让科技接地气,一面用技术实力为产业立标杆。
2025 年 10 月23日、24日,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的 新双重亮相,勾勒出一位汽车央企高级管理者的AB 面人生:
既是懂用户、善沟通的品牌发声者,更是深耕技术、敢担使命的产业践行者。
从10月23日视频号开播的亲民互动,到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简称SAECCE 2025)的专业亮剑,汪俊君用两场不同场景的表达,共同回答了一个核心问题;
什么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好车、好动力?
(一) AB面之下有初心
10 月 23 日,汪俊君的个人视频号正式开播。
没有复杂的行业术语,没有居高临下的品牌宣讲,不绕弯子讲技术,不端着架子说行业,瞬间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
这将是这家创立才100多天的央企新势力 做产品、攻技术的真实思考,这也是“让科技好用又有趣”的理念的演绎。
这种去精英化的沟通方式,打破了传统车企特别是央国企高管的刻板印象,让奕派科技的技术底色多了几分温度。
仅仅一天后,汪俊君的身影出现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SAECCE 2025)的演讲台上。
这里没有生活化的闲聊,只有实打实的技术干货、市场数据与行业思考。
他不仅亮出奕派科技的 成绩单——9 月销量首破 3 万辆、1-9 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2.7%,旗下双品牌布局 + 携手华为开发高端智能产品的战略规划;
更深度拆解了核心技术马赫动力的 6 大维度突破,从 48% 热效率发动机到 205 公里纯电续航,从 15 秒即插即充到军工级电池安全,每一个数据都彰显着企业的硬实力。
现场,他还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科学技术成就奖”,表彰其在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高性能动力总成等关键技术上的突出贡献。
两场截然不同的亮相,看似反差强烈,实则内核高度一致。
视频号的 亲民 B 面,是为了倾听用户最真实的需求;
年会演讲的 专业 A 面,是为了用技术回应需求。
汪俊君的双重表达,印证了奕派科技 “用户为本、技术为基” 的核心理念 —— 技术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参数,而应是解决用户痛点的工具;
品牌沟通也不该是单向的宣讲,而应是双向的真诚对话。
这种 “懂技术更懂用户” 的管理者形象,让奕派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了一份差异化的品牌魅力。
(二) 什么是好动力
在 SAECCE 年会上,汪俊君用近 20 分钟的演讲,给出了 “什么是好动力”的答案 ——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实现能效、续航、充电、高速体验、电池安全、AI 多域融合的全维度突破。
这一答案的具象化载体,正是东风汽车及其奕派科技深耕 11 年、迭代至第四代的马赫动力。
作为奕派科技的技术名片,马赫动力早已不是单一的动力总成,而是覆盖节能、混动、纯电全能源领域的技术生态。
从 2014 年启动研发至今,奕派科技累计投入超百亿,实现 95%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拿下 650 余项发明专利,5 次斩获 “中国心” 十佳动力,两次获评世界十佳动力,这份沉甸甸的履历,是技术硬实力的最好证明。
在用户最关心的能效问题上,马赫动力不断刷新行业标杆。
第三代马赫 1.5T 发动机率先突破 45% 热效率,今年新点火的机型更是将这一指标提升至 48%。
这一突破源于四项关键技术的协同发力: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提升进排气效率,行业首创高压四次喷射技术实现精准供油,30% 的废气再循环效率达行业顶尖水平,184 克超轻量化活塞则最大限度降低摩擦损失。
更难得的是,奕派科技并未止步于单一指标的突破,而是打造了全球首个 “功率分流 + 多档串并联” 混动系统,实现95% 的高效区利用率,直接推动插混 SUV 全面进入 “3 升油耗时代”,让热效率每提升 1%,用户真实油耗改善超 2.5%,真正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
续航焦虑的破解,是马赫动力的另一大亮点。
在 15 万元以下插混SUV 市场,奕派风神 L7 的纯电续航达 205 公里,L8 达 185 公里,稳居同级前列。
这背后是奕派科技在空间利用上的巧思 —— 在紧凑型 SUV 有限的底盘空间里,实现了 30.3 度的同级最大电量布局,同时通过油冷扁线电机、智能热管理系统等技术,让电机高效区占比达 92%,叠加超低滚阻轮胎,实现 “长续航 + 低能耗” 的双重目标。
充电体验的优化,则体现了奕派科技对用户痛点的精准洞察。
针对 “APP 繁杂、扫码麻烦、支付流程长” 等行业通病,奕派科技首推支付宝 “即插即充即付”功能,仅需 “取枪、开盖、插枪” 三步,15 秒即可完成充电操作,目前已在奕派 008 和风神 L8 上首发,覆盖主流充电桩品牌。
在高速体验上,高功率发动机 + 四档混动变速箱的组合,确保馈电状态下最高车速达成率 100%,再加上动力总成刚度提升 30%、5 毫米双层夹胶玻璃 + 117 个声学包的 NVH 优化,让混动车型也能拥有 30 万级豪车的静谧性与动力响应。
安全是所有技术的底线。
奕派科技构建了 “军车级装甲+ 潜艇级防水 + 全场景热安全” 的多维电池安全系统,通过海水浸泡、枪击测试、高空跌落等 “三栖挑战”,远超新国标要求,坚守“0 起火” 的安全目标。
此外,马赫动力还探索 AI 与多域的深度融合,与底盘域融合让制动距离缩短 10%,与座舱域融合让暖风出风速度提升 20%,与动力域融合让综合能耗降低 6%,实现了技术价值的全面升级。
从 1 代到 4 代,马赫动力的迭代史,正是奕派科技 “以用户为中心” 的研发史。
汪俊君在演讲中强调:
“混动不再是纯电的过渡方案,而是适配全气候、多场景,真正兼顾能效、续航与体验的成熟解决方案。”
这一判断,既源于技术的沉淀,更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三)软硬皆奕派
如果说技术突破是奕派科技的硬实力,那么行业担当则是其 软实力的体现。
在 SAECCE 年会上,汪俊君不仅分享了奕派科技的实践成果,更站在产业高度,提出了两点关乎行业发展的建议,展现了央企背景下的企业责任感。
汪俊君提出,应推行 “大电中油、纯电为主” 的技术方向。
基于用户数据,每周行驶里程中位数达 300 公里的现实需求,将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提升至 300 公里以上,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更是满足用户 “城市纯电、长途混动” 的无感切换需求,真正实现 “一周一充”的出行自由。
这一建议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奕派科技自身技术积累与用户洞察之上,为混动技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
同时,他呼吁产业链协同,共同改善充电生态。
一方面,推动高速公路快充桩向 250 千瓦以上升级,加速国道、景区、乡镇等场景的充电桩覆盖,解决 “充电难” 问题;
另一方面,打破平台壁垒,实现 “一个 APP 通充全场景”,简化用户操作;
此外,支持优质私桩平台进社区、推动私桩共享,破解 “安装难、充电贵” 的民生痛点。
这一呼吁,跳出了单一企业的发展视角,聚焦行业共性问题,彰显了奕派科技愿与同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进步的开放心态。
这种担当,也体现在奕派科技的市场表现与战略布局中。
作为东风集团 2025 年6 月成立的全新自主乘用车事业板块,奕派科技成立仅数月便实现月销破 3 万的成绩,1-9 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32.7%,“奕派速度” 的背后,是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的同频共振。
在“双品牌、多品系”(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两大品牌及奕派、纳米、风神、DH等品系) 的战略布局下,奕派科技还将携手华为开发高端智能产品。此外,奕派科技2026 年将推出第四代马赫电混技术,并全面应用于东风奕派eπ008和东风风神L8车型上,更彰显了其长期主义的发展思路。
汪俊君的 AB 面,本质上是汽车产业变革的一个缩影。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 “政策驱动” 转向 “市场驱动” 的当下,用户不再只关注技术参数的堆砌,更看重技术的实用性、沟通的真诚度与品牌的责任感。
奕派科技正是抓住了这一趋势 —— 用马赫动力的 6 维突破回应用户对 “好车好动力” 的核心需求,用视频号的亲民沟通拉近与用户的距离,用行业建议展现品牌的格局与担当。
什么是好车?什么是好动力?
汪俊君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好动力,是热效率突破后的低油耗,是长续航带来的 0 焦虑,是 15 秒充电的便捷性,是军工级的安全感,更是 AI 赋能下的全场景适配;
好车,是技术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是品牌与用户的真诚对话,是企业对行业与社会的责任担当。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奕派科技以马赫动力为技术底座,以 “用户为本” 为核心逻辑,以开放协同为发展路径,正在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而汪俊君的 AB 面人生”,则为车企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既要懂技术、精专业,成为产业的引领者;也要懂用户、善沟通,成为品牌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