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昕昕
前言
苏州有家叫“一星机器人”的公司,10月中旬突然被曝解散,办公室logo都拆了,新地址装修直接停工,活脱脱一个“快闪公司”现场。
最绝的是,一个月前刚拿了数亿种子轮融资,8月还收了“亲友团”投资,连员工都懵了:“前脚还在接单厮杀,后脚总部就让撤了”,这操作比过山车还刺激!
为啥这事儿能上热搜?还不是因为老板背景硬——实控人李星星,吉利掌门人李书福的儿子。
网友立马开启群嘲模式:“不怕二代败家,就怕二代想证明自己”、“太子爷这学费交得够贵”。
但咱说实话,这波嘲讽可能骂错了方向,毕竟人家解散公司跟咱丢个快递似的轻松。
解散真相:不是不行,是“亲爹”另有心头好
要说一星机器人阵容可不差,拉来了复旦、清华的教授团队,挖了上海AI Lab的明星研究员当CTO,5月份成立,3个月就融资,堪称“含着金汤匙出生”。
那为啥突然凉了?答案很简单:撞线了!
吉利正砸重金力捧另一个“亲儿子”——千里科技,就是那个李书福“一见如故”的印奇掌舵的公司,主打“AI +车+机器人”赛道。
一边是刚起步的“小儿子”一星,一边是要冲港股IPO的“大儿子”千里,换你是李书福也知道该保谁。
说白了,一星就是个战略牺牲品,就像游戏里为了保主力先送的小兵,懂事得让人心疼。
李星星:输得起!毕竟家当多到数不清
别看一星黄了,李星星压根不愁,人家手里的牌多到能打一副同花顺:
手握耀宁科技80%多的股份,这可是从吉利零部件部门独立出来的“亲儿子企业”;2022年花5.17亿抄底破产的澄星股份,所有人都骂他疯了,结果两年就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暴涨211%,这操作简直是“股市扫地僧”;
投资的晶科电子进了吉利供应链,还成功IPO,堪称投资界的“锦鲤”。
就连姐姐李妮都跟他联手搞投资,俩人控股的丰沃股份正冲刺IPO,业务跟吉利绑得死死的。所以说一星这点损失,对他来说顶多算“零花钱试错”,人家早就说了:“小挫折也是幸福”,果然有钱人的快乐咱不懂。
接班?先过“老将天团”这关再说
虽然外界都喊他“接班人”,但吉利的局根本没那么简单。
今年吉利管理层大换血,安聪慧当CEO,李东辉做副董,淦家阅、桂生悦这些老臣把持着乘用车、财务这些关键岗位,堪称“老将天团”。
李书福还放话了:“接班是一个体系,不是一个人”,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儿子,再练练”。
现在的吉利正跟比亚迪“神仙打架”,2024年销量差了近两倍,但靠着《台州宣言》整合品牌,费用率一路下降,新能源渗透率还反超了行业平均水平。
这波操作让老将们威望更高,李星星想上位?光靠“星二代”身份可不够,得拿出比澄星翻盘更牛的成绩才行。
结语
说到底,一星机器人的倒下根本不是“富二代翻车”,而是吉利大棋盘里的一步棋。
李星星这波看似输了,实则在攒经验值——创业试错有人兜底,投资成功能刷战绩,背靠吉利这座大山,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
至于接班?那得等他真正证明“离开吉利我也行”,不然顶多算个“潜力股候选人”。